返回第690章 抵达曹国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现在曹国主要城市周边,都经过了数年的清理,瘴气基本解决,瘟疫也能快速控制住。”
    苏蜀听到周乌麟知府的说法,他跟随众人一起走下军舰,同时好奇的追问。
    “周知府,你们两国环境差距不大,现实情况怎么差距这么大?”
    苏蜀认为他如果能弄明白这个问题,对于治国理政必然有好处。
    他们乘坐宽大的马车,前往知府衙门。
    周乌麟看到车上的众人,都很好奇这个情况。
    他清了清嗓子,简单的说道:“两国之间差距这么大,主要就是曹王与襄王能力天差地别。
    曹王更加果断,他在帝国时,正式生物学派兴起的时候。
    各种微生物,特别是致病菌的发现,让一些瘟疫和瘴气,有了充分的解释。
    这里的主要瘟疫和瘴气,就是依靠蚊虫传播。
    特别是这里的毒蚊子,传播包括疟疾在内的数种瘟疫。
    疟疾有青蒿素治疗,但其他种类的瘟疫,在我们刚上岸时,至少夺去了八百人的性命。
    曹王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决定填平水沟,焚烧森林。
    在居住区十里内,不允许有滋生蚊虫的小水沟。
    同时强制使用蚊帐,隔绝蚊虫的叮咬。
    强制所有人必须喝经过处理的水,断绝水中的致病菌。
    就是这三条基本的政策。
    再加上瘟疫报告与隔离制度,直接控制了国内瘟疫的规模。”
    苏蜀听完之后,他一脸迷茫的问道:“据我所了解,这种政策襄国也颁布。
    这些政策不就是《华夏医典》上面针对瘟疫防控的政策。”
    苏蜀说这句话时十分自豪,他母后就是《华夏医典》的主编。
    母后在牛痘疫苗和孕妇生产上面获得的名望,一直都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周乌麟知府笑着说道:“确实如这位小先生所说,各国的瘟疫防控政策,基本都脱胎于《华夏医典》的政策。
    但提出政策容易,让政策能持续稳定执行下去,这才是真正困难的事情。
    两国都有相似的政策,例如饮水消毒这件小事。
    我们曹国在能修自来水厂的地方,先用氯气对河水或井水消毒,再让民众烧开水饮用。
    这样水中的致病菌,基本能被解决干净。
    民众再也不用担心霍乱等疾病的影响。
    襄国也有这种政策,只是引导民众喝开水。
    襄国在三个月前,爆发了一场大规模霍乱瘟疫,至少死亡两万人。
    空谈政策容易,想要民众执行政策,那就需要下苦功夫。
    自来水的费用怎么算,民众烧开水需要的柴火是否充足。
    这些事情不解决,政策只是空谈而已。”
    苏蜀听完周乌麟知府的讲述,他是大受震撼。
    他没有经历过锻炼,只知道书本上的道理。
    襄国与曹国的对比,才让他认识到,书本上的道理落地,才是最困难的问题。
    他透过马车的车窗,看到静安港的情况,心中对于曹国有了很大的改观。
    苏蜀告诫自己,要重点关注曹国,绝不能轻视曹国。
    他看到大街上的曹国人,每一个人青壮年男人都背着枪械或是刀剑,无一例外。
    曹国人给他的感觉,那就是不用训练,能直接上战场,他们好似游牧民族一样全民皆兵。
    静安港给苏蜀的另一种感觉,那就是秩序深严。
    十字路口所有人都按照指挥行事,没有一辆马车会闯红灯。
    一些火热的店铺,外面的民众秩序井然,排队前往店铺,没有人会插队。
    这种秩序深严的情况,哪怕是在大华帝国京城,百姓们都做不到。(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