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7章 资本萌芽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我在北方种植大量的甜菜,除了甘蔗上涨之外,我也会拉动北方甜菜上涨。”
    “我们这么做,不知道是不是犯法,千万别让官服逮住。”
    “兄弟们放心,我仔细翻阅过法条,上面都没有与我们类似的罪名。”
    皇帝苏河听到这些伤人的话,他皱起了眉头。
    资本想要进行原始积累,只有两种选择,向内压榨自己的国民或是向外掠夺其他国家。
    他已经暗中推动,示意所有人前往海外增强利益,还有一些不开眼的人,准备在国内搞事。
    李天养盯着这些人,他气愤的都想现在派巡捕,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皇帝苏河继续游览码头,他来到码头的一栋巨大建筑中。
    李天养介绍道:“这是码头的交易市场。
    除了常规的交易,他们还会在这里交易技术或者是公司的股份。
    公司股份交易,还是商队从欧洲带来的概念。
    这样商人们知道,公司的股份竟然也能卖出高价。”
    皇帝苏河听着很多公司,在叫卖自己公司的股份。
    他本以为松江府这里的商人,已经产生资本萌芽。
    没想到他们善于吸收各种制度,这颗种子已经渐渐发育起来,很快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
    李天养带着皇帝苏河,从松江府工商局侧门进入。
    他们观看工商局的官吏办公。
    李天养指着来工商局办理事务的商人。
    “陛下,工商局是与这些商人关系最密切的衙门。
    松江府除了地理优越,商人头脑灵活之外,我们能发展的这么好,也与官员和衙门的表现密切相关。
    想要让经商环境好,必须要提高工商局官吏办事的效率。
    每一名前来办事的商人,都可以给负责办理事情的官吏评分。
    每个月评分太低的官吏,都察院会对他们进行调查。”
    李天养讲述松江府这里的地方制度。
    这个地方制度刚出现时,官吏的反应很激烈。
    这等于在他们头上,安上了一顶紧箍咒。
    但李天养态度极为强硬,打压了一批官吏,使得这个政策顺利推行。
    只是工商局这一个衙门承受这种待遇,松江府官场整体反对的声音不大。
    皇帝苏河观察着商人们,他们在工商局办事的流程和目的。
    他感慨道:“朕确实看出来,你们这与其他地方哪里不一样。
    其他地方等政策和法规,只要朝廷不允许的东西,他们衙门一律不准许。
    你们这里却完全相反,只要不是朝廷禁止的东西,你们都允许商人去做。”
    李天养看到皇帝苏河只是观察一小会儿,就能把事情看明白。
    他神态有些惶恐,立刻跪下来请罪道:“陛下,臣不是无视法律,毕竟这些东西没有先例,法律也是一片空白。
    而是现在事物变化的速度太快,等待法规和制度成型,很多产业就来不及发展。”
    皇帝苏河让李天养巡抚起来,道:“朕又不是死抱法条的老古董。
    对于一些新鲜事物,确实要给他们发展空间,才能看出这项事物的好坏。
    等到那时,在出台规定管理,为时也不晚。”
    皇帝苏河看得很清楚,宽松的经商环境,有利于商人发展壮大。
    商人群体壮大,资本开始萌芽。
    资本为了成长,必然会推进生产力的进步。
    皇帝苏河参观松江府各地,他返回临时行宫吃午饭。
    他在下午的时候,召见松江府的各界代表。
    主要是当地的学者和商人,听取他们对于松江府发展的建议。
    皇帝苏河见完最后一个人,他向一直陪同的首相魏时鸣询问道:“魏爱卿,你对松江府有什么看法。”
    魏时鸣今日遇到不同寻常的事,他就一直在思考。
    “陛下,松江府工商局的情况,只能是松江府等少量地方能推行。
    朝廷给官吏发放的俸禄都有定数,但松江府可以给官吏拿出高额的奖赏。
    没有这份比俸禄还高几倍的奖赏,无法调动官吏的积极性。
    其他地方学习松江府,那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关于松江府的商人,臣发现他们联合在一起组成商会,想要垄断某种商品的价格,或是垄断一个行业。
    这不是个例,而是这里的普遍现象。
    臣认为某个行业一旦被商人垄断,他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少府的垄断型公司,都察院会去巡查。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