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历史性的突破  耕耘贞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末将苏烈,见过越王。奉军部调令来郑白渠驻扎,还望越王配合!”

    李泰的眉头挑挑,总感觉这个家伙好像不是很会说话样子。

    说实话,李泰对于唐朝并不是非常熟悉,最熟悉自然也就是李靖李绩李世民这些隋唐交际的人,至于后面的唐朝将领李泰多数都不认识。

    顶多知道一个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至于苏烈苏定方是谁,李泰是真不知道。

    只不过李泰稍稍让杜楚客打听了一下,大概知道这个家伙正在被文臣排挤。

    李靖让他过来,多少有几分让自己的爱将避祸的意思。

    所以,苏烈是谁李泰不清楚,但李靖的面子李泰自然是要给的。

    这样的情况下,李泰和蔼道:“苏烈将军辛苦,不如在高陵休息一晚,明日再行开拔?”

    “军队之事,重在令行禁止,军部之令是让我等今日进驻郑白渠区域,还请越王派人带路,以免误了时辰!”苏烈硬邦邦的对李泰回答,可真是一点都不讨喜。

    “好!”李泰对着杜楚客道,“杜县丞,便由您派人给苏将军带路吧!”

    “得令!”杜楚客答应下来,便在杜楚客亲自带领下,把苏烈与他的部队送到郑国渠。

    原本,李泰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杜楚客回来时,主动跟李泰道:

    “越王,这位苏定方将军率领的军队相当精锐,真不愧是擒拿颉利可汗的勇士。”

    “哦?”李泰听到这话,倒对杜楚客道,“我并不知兵,还请山宾细说。”

    杜楚客听到李泰这话神色一正,开口道,

    “我也只经历过隋唐之交,切身体会过兵灾兵祸,当不得知兵之言。

    不过这位苏将军率领的这支军队,行动起来浑然一体,安营扎寨时更是令行禁止。

    我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战部天赋,但能与东突厥一战,应该是有的!”

    “哦?”李泰听到了杜楚客的话,不由认真了起来。

    现在整个大唐,只要是有战部天赋的部队,那都算得上是整个国家级别的精锐。

    当然大唐并不是按照什么双天赋单天赋的分法,而是分为杂兵,正卒,精锐,禁卫,以及军魂五个等级。

    其中就是从精锐起拥有战部天赋,而只要手中有精锐的将领,基本上都能算国家骨干了。

    而脾气看起来硬邦邦的苏烈,至少在实力上来说就是国家的骨干。

    “苏将军为人耿直是我大唐骁勇,再加上协助我们镇压异族,以防暴动。

    如果他有什么要求,可以满足的便是满足了他便是。

    另外一些菜蔬肉食,如果他的部队在高陵收购,也可以折价贩卖点给他!”

    李泰对着杜楚客道,“总之,你对他照顾点也就是了。”

    “属下明白!”杜楚客的眼睛一亮,一副我很明白的神态对着李泰说道。

    说实话,李泰倒很想知道杜楚客到底明白了什么。

    而杜楚客所想得是,这个时候苏烈这样的骁将被朝廷弃之敝履,李泰自然是要在这个时候进行拉拢。

    毕竟将来若真的是争夺帝位,那能够有一位武将相助,那就多了一分的把握。

    而李泰知道杜楚客的想法,怕是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才好。

    自己选择也不算是交好苏烈,只不过觉得他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并且取得了擒拿颉利可汗的功勋,结果因为朝廷内斗,莫名其妙就被打压了。

    这种事情对国家来说也许是为了稳定,但也是国家的损失。

    李靖因为自己的功勋太大了,受到嫉妒的人很多,但李靖自身又谨小慎微,几乎抓不住什么把柄,自然很多人就以为了朝廷稳定的名义,开始打压李靖所属的势力。

    而苏烈便成为突破口,李靖在有所取舍之下,也庇护不住苏烈,甚至要是李靖主动庇护苏烈,一个结党营私的帽子扣下来,实际上李靖也是很头疼的。

    毕竟李世民不怕李靖结党营私,但只要朝廷文官连续的述说,李靖本身的存在对大唐江山有威胁,那么三人成虎下,李世民也需要为子孙后代计量啊!

    而一个个名将多数不是马革裹尸,更多得是在朝廷内乱中被莫名消耗掉,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古代封疆王朝的可惜之处。

    因为一旦天下太平,名将的存在反而成为了江山社稷的威胁。

    李泰知道,自己所能够做得也就只是在后勤上给苏烈搭把手。

    至于更多的东西,自己怕也是做不到,毕竟现在自己的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皇子。

    若是跟這些將領走得太近了,怕也是会被朝廷的御史给上书参上一本的。

    不过,虽然李泰并没跟苏烈走近,但作为这一支驻扎在郑国渠附近的部队,李泰还是安排了人来探查这支部队的消息。

    不得不说,这支部队强不强不知道,但每天都操练,不论刮风下雨,倒没一天落下来。

    而苏烈作为这支部队的统帅,更每天陪着这一支部队进行训练。

    在李泰看来苏烈给人的感觉,就仿佛像是在磨刀似的,整只的部队却也在不断的蜕变。

    只不过这种在黑暗中,倔强得不断向前攀爬的态度,倒让李泰有几分肃然起敬。

    不过很快,李泰的心思便没再放到苏烈身上了,因为工部的大匠送過来了。

    这次从朝廷的手上,拿到能梳理整个煤炭行业的机会,自然让李泰高兴坏了。

    甚至对李泰而言,最重要得是,自己能够整合整个煤炭产业,完成煤炭产业的重新架构。

    虽然一开始因为结构的调整肯定会导致产量的下降,但随着调整完成,整个过程的标准化与程序化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