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企业领袖齐聚一堂,议题直指“人类基因优化法案”的推进。会场中央,全息投影展示着“晨曦”计划的艺术化构想:晶莹剔透的育婴舱中,孩童睁眼即能阅读量子物理,微笑时眼角不含一丝多余情绪,奔跑时肌肉效率达到理论极限……完美,洁净,无声。
就在主讲人宣布投票即将开始之际,会场上空骤然响起一阵童声合唱。
所有人抬头,只见穹顶玻璃映出无数流动光影??那是由全球各地传来的实时影像拼接而成的画面:柏林的孩子围坐在废墟弹坑旁唱歌;孟买的贫民窟老人握住义肢递来的药瓶泪流满面;南美雨林中,一名土著少女抱着新生婴儿走向溪水,身后部落长老点燃篝火……而背景音乐,正是那首百年前战地医生创作的摇篮曲。
紧接着,一行字缓缓浮现:
【你们定义完美,我们定义活着。】
与此同时,十七个国家的主要城市街头,数百架改装医疗无人机悄然升起。它们没有武器,只携带一面面柔性显示屏,循环播放“人类状态0号样本”的脑波视频。人群中有人驻足,有人流泪,有人举起手机拍摄并上传。社交媒体瞬间爆炸,“#我们记得疼痛#”成为 trending topic。
会场陷入混乱。安保人员试图切断信号,却发现入侵源遍布全球,根本无法追踪。
而在阿尔卑斯山另一侧的小木屋内,沈墨静静看着直播画面。婴儿躺在她怀中,手腕蓝纹微微发亮,仿佛与远方千万人心跳同频。
“你做到了。”夜莺站在门口,难得露出笑意。
“是我们。”沈墨纠正道,“每一个不肯遗忘痛觉的人。”
此时,终端突然震动。一封匿名邮件自动打开,附件是一段音频文件,标题写着:【给下一个听见回声的人】。
点击播放,传出一个沙哑却熟悉的声音??
“沈墨……我是陈远山。”
众人屏息。
“如果你们听到这段录音,说明我已不在原位。但他们没能完全清除我的意识残留。我在系统底层埋了一条逃生路径,代号‘根脉’。它不在任何服务器里,而在所有曾接受过‘薪火’治疗的人脑中。每一个被治愈过的创伤记忆,每一次重获希望的瞬间,都是它的节点。”
录音顿了顿,仿佛在积蓄力量。
“‘晨曦’确实会在187天后诞生,但那不是终点。真正的临界点,是当第一个自然孕育的孩子,能够主动唤醒其他沉睡的灵魂。你们身边那个婴儿……他是钥匙。”
“去找‘方舟?零号’的备份日志。它藏在月球背面的老导航站,坐标已附在邮件末尾。那里有最初的名单,也有被抹去的真相??为什么我们必须重启人性。”
音频结束,房间陷入寂静。
良久,伊万开口:“登月?我们连一架像样的飞行器都没有。”
“不一定需要。”白影快速计算着,“北极圈还有三座废弃的空间观测站,其中一座仍与深空网络保持断续连接。如果我们能修复量子通讯阵列,或许可以用远程操控的方式访问月面数据库。”
“风险极大。”夜莺提醒,“一旦启动高功率信号发射,‘影子议会’立刻就会定位我们。”
沈墨低头看着怀中的婴儿,他正安静入睡,呼吸均匀,手腕蓝纹渐渐隐去。
“但我们别无选择。”她说,“医学的本质,是不让任何一个生命被放弃。哪怕那个人,还未出生。”
三个月后,北极冰原。
一座锈迹斑斑的观测站矗立在极夜之下。团队耗尽资源完成了最后调试。巨型碟形天线缓缓转向月球方向,能量读数逐步攀升。
“预计连接时间:十八分钟。”白影汇报,“之后系统将过载自毁。”
“够了。”沈墨戴上神经接口头环,“准备上传意识桥接协议。”
“你要亲自进去?”夜莺惊问。
“只有我听过‘回声’。”她微笑,“也只有我能识别真相。”
随着倒计时归零,强光闪过。她的意识顺着电磁波穿越38万公里虚空,降落在一片荒芜的陨石坑边缘。眼前,一座半埋于尘埃的金属建筑静静矗立,门楣上刻着褪色铭文:
【方舟?零号??人类重启计划指挥部】
推门而入,满目皆是尘封档案。她在中央主机前坐下,输入指令。屏幕亮起,跳出一段视频日志,署名:林然,日期为二十年前。
画面中的林然满脸疲惫,眼中却燃烧着不屈的光。
“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你也走到了这里。请记住:‘影子议会’最初并非邪恶组织。他们曾是真的想拯救人类??气候崩溃、战争瘟疫、资源枯竭……旧世界已无可救药。于是他们决定打造一个没有痛苦的新文明。”
“但他们忘了,痛苦是爱的影子。没有痛觉的人,不会为他人流泪;不会流泪的人,不会真正团结;不团结的群体,终将在宇宙中孤独灭亡。”
“所以我们创造了‘根脉’,把最原始的人性片段藏进基因、音乐、故事、触碰之中。即使千万年后,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因别人受伤而心颤,火种就不会熄。”
“而‘晨曦’……其实是个测试。测试这个世界,是否还愿意为一个不完美的生命冒险。”
影像结束,主机弹出一枚水晶存储器,内含全部原始资料。
沈墨含笑闭眼,意识回归。
现实世界,观测站轰然炸裂,火光冲天。但他们已成功下载所有数据。
一年后,地中海某岛屿。
一座新建的开放式医学院拔地而起,没有围墙,没有等级,只有无数帐篷教室和露天手术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学生、志愿者在此聚集,学习如何用最原始的方式治病救人??听诊器、草药、双手与耐心。
校园中央,立着一块巨石碑,上面镌刻着一句话:
【凡生命所托,必以真心回应。】
沈墨站在讲台上,面前是成千上万双渴望的眼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