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三百九十章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回顾历史,可以看到陆军在战争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工业革命之前,陆军是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例如,在英法百年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陆军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海军的地位逐渐提升。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得舰船的速度和可靠性都有了质的飞跃,从而加强了海军的战斗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陆军在现代军事战略中已无用武之地。陆地是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基础,陆军在保卫国家领土、防御侵略以及在地面战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军的不可替代性,可以从这么几点来分析:首先陆军对于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山地作战、城市作战,都需要让陆军上场,而且陆军的装甲车和坦克,还可以给步兵提供有效的防护与直射火力支援。另外空军战机和海军战舰的攻击太“凶猛”了,一炸一大片,其实是不适合清剿城市内和山区的敌军部队的,一来成本过于高昂,二来容易误伤平民。
    
    其次,陆军的不可替代性还体现在占领目标地区这一能力上,如果目标地区在内陆,海军就只能打而没法占领了,就算是派海军陆战队登场,他们的装甲单位也比不上陆军“凶猛”,毕竟海军陆战队的装甲车还得考虑渡海登陆,装甲肯定不会比陆军装甲车和坦克厚。
    
    如果是空军,那按照我军的编制,空军唯一的地面作战单位就是空降兵部队,但空降兵部队跟海军陆战队一样,由于要用运输机进行机动部署,他们一般都会装备轻装甲,实际上装甲和火力也不如陆军。
    
    综上所述,陆军是最适合用来开展占领任务的军种,而且一支现代化陆军当中也包含了地面和空中作战单位,看看我军的合成旅,那可是乘着直升机快速部署的,机动性非常强,配合上我军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绝对牛逼!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孤悬在其他国家之外,怎么出动陆军呢?
    
    战略投送能力是衡量军事力量的核心指标,指通过陆海空运输工具与作战平台将人员、装备和物资投送至目标区域的能力,其决定了军事行动的打击范围、强度及持续时间,被各国视为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要素。全球投送能力是适应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利益拓展的战略需求。具备全球战略投送能力,是有资格参与全球政治、外交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称之为全球性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备全球战略投送能力。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形态下,分析国家全球战略投送需求,一要立足国家安全追求必要的军事威慑力,维持最低限度的非对称军事平衡,确保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下,能够实施报复性的军事反击。
    
    二要立足国家利益拓展提供军事支撑,确保政治、外交目标到达的地方是军事力量能够影响的地方,经济活动存在的地方是军事力量能够延伸的地方。三要立足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确保海上能源和贸易运输的安全,确保为各种海洋和极地资源开发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全球战略投送,一般以利用海上作战平台投送为主,辅之必要的陆基和空中作战平台,进行兵力、火力的远程投送。
    
    而主要投送手段也分为三种。
    
    第一种,大型交通工具仍然是主要的战略投送手段。运用大型交通工具实施战略投送,主要包括陆路、海上和空中输送三种方式。陆路输送,组织简便,综合输送能力强,但随着投送距离的增大,受地缘环境和交通条件制约的不足也越发突出。科索沃战争期间,俄罗斯要通过陆路向南斯拉夫投送作战力量,但由于一些国家不提供过境通道而被迫放弃。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土耳其不提供过境通道,美机步第4师被迫转道科威特进入战场。
    
    海上输送,综合输送能力强、距离远,但受地理条件影响大。空中输送,速度快、距离远,但综合输送能力弱、成本高。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近99%的人员通过空运完成,而95%以上装备和物资依靠海运完成。
    
    第二种是大型作战平台投送。
    
    大型作战平台是现代战略投送手段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陆基作战平台、海基作战平台和空基作战平台输送三种方式。陆基作战平台输送,一般是使用陆基作战平台发射中远程弹道导弹输送核或常规火力,发射宇宙飞船、卫星等用于空间作战的飞行器投送兵力、火力。
    
    海基作战平台输送,一般是利用大型舰艇,进行由岸到海、由海到岸的火力、兵力输送或兵力——火力一体化输送。利用航空母舰、核潜艇等海基作战平台投送,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事强国最主要、最经常的战略投送方式。
    
    空基作战平台输送,一般是利用远程作战飞机,实现由空至海、由空至地的火力投送。1986年美军空袭利比亚,从英国起飞的F117A战斗机不间断飞行14.5个小时、6000英里,对利比亚实施了直接的空中打击。
    
    第三种,战略预置。
    
    战略预置是现代战略投送手段的新发展。运用战略预置实施战略投送,主要有装备物资预置、战场设施预置和保障力量预置三种方式。装备物资预置,是在预设战场及附近地区,预先储备部分作战装备物资,以减少临战期间的战略投送规模,缩短远程运输时间,提高战略快速反应能力。战场设施预置,是指在预设战场及附近地区,预先建设保障作战行动所需的机场、港口、阵地,以及指挥通信和交通道路等设施,以便于在临战情况下加快形成战场保障能力。
    
    保障力量预置,是指在预设战场及附近地区,根据保障需求,预先筹组和建设部分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力量,目的是在临战情况下,减少战略投送规模,加快形成综合保障能力。海湾战争中,战前美军以科威特为中心,在巴林、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等国预置了大量的战场设施、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为临战快速部署和先期作战提供了有力的依托。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