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制约  耕耘贞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神威此刻把全部的心思都扑到了这医舍上正在无比用心的干着。

    李泰打量了一圈也能看出,医舍中学府学子实际上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孙思邈以前培养出来的徒子徒孙们。

    当然,就算有学府中的学生在,他们所兼职的,也都只是一些并不重要的工作,有得甚至只是单纯的在医舍里面打杂赚取学分而已。

    出现这种情况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一个能坐堂的合格医生的培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己通过速成手段硬塞到医疗营中,去了战场一圈的医疗营,实际上只能说见血了。

    这些学生见识到了生命的脆弱,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更进一步的开发学医的潜能。

    但严格来说,这些人基本上都还是学生水准,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巧还有得积累。

    毕竟,相对读书人来说,只需要完成识字,然后就能够给本书让他们自己自学去了。

    但医生的话,除了需要读书写字以外,还需要医疗表征的认识,望闻问切的掌握。

    最重要得是各种各样的药材的药材不说全部掌握,但至少孙思邈开出来的方子,让他们照方抓药,至少他们能够抓得出来。

    可以说,这些都不是三个月突击能够搞定的,甚至三年的时间能够把这些技能全部掌握,李泰便已经谢天谢地了。

    所以医舍计划,在推进的第一步,就直接卡住了,人不够,至少现在人不够。

    但对于这点,李泰找就有所预估,或者更严肃一点来说,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否则赤脚医生的计划也不会现在埋下,等待十年二十年时间,才让这个计划真正的启动。

    因为自己就是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把需要在基层医者给一点点培养出来。

    当然,对于朝廷上的人来说,很有可能短时间内看着这个计划推进不力,便是会先把这个计划先放到一边去了。

    毕竟他们当官是要看政绩的,这个计划迟迟没有显著的政绩回馈,那自然就没有多少的精力把这个项目继续的推下去的。

    毕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种事情官场上愿意栽树的少,希望乘凉的多,这是正常事。

    而李泰需要做得就是耐下性子,源源不断得培养能识字,能识药,愿意去基层扎根的赤脚医生。

    花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的时间去等待开花结果。

    当然,这件事情也只是在李泰的脑海中闪烁了一下。

    这次来找刘神威的主要目的,倒不是这个。

    很快的刘神威便是快步来到李泰的面前:“见过越王。”

    “神威,看起来医舍还是挺闲的!”李泰此刻看着医舍,对刘神威调侃了一句。

    “越王莫要取笑,老师曾言,天下无疾,病着寥寥才是医家幸事。

    如今空无一人,倒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刘神威到底多少还是强撑着面子对李泰道。

    “是我失言了。”李泰听到刘神威这话语,倒是诚恳道歉,

    “我来此地,是找你的医舍有点事情,对所有农业学府的教师,以及高陵的在编官员,甚至包括魏旭手下的不良人,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

    具体的事你与山宾对接,我不管,但要这个月完成高陵地区的体检。

    至于颜勤礼、杜楚客、吕才、魏旭、孔雀和白鹤最好让老神仙亲自过目,你来安排时间。”

    “明白!”刘神威听到李泰的话,恭敬的对李泰道。

    刘神威对李泰这般的安排,倒没什么大的反应。

    毕竟医舍建立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要定期给朝廷官员进行体测,避免再出现杜如晦那般突如其来的疾病。

    而李泰见到了嘱咐到位,便继续道:

    “我回去思考了一下,觉得在医舍附近建立一个孤儿院外,还需建设个配套的蒙学学堂。

    可以让农业学府的老师在这里教书,教授的内容虽然是以《千字文》与数学为主。

    但其中也多少传授一些医学的常识,若其中资质出色的,可推荐到了农业学府。

    至于这个过程所花费的钱帛,朝廷会拨付的,我越王府也会支持。”

    “谢越王!”刘神威听到李泰的话,对李泰连连感谢。

    “我只是尽力而为而已!”李泰略带着几分的感叹,“毕竟学习医学的人还是太少了。

    想要把医舍体系维系下去,甚至进行扩展,唯一的办法就是需要大量的医者。

    而医者培养不易,那就只能在孩子们小得时候抓起,也许能让他们快速成才吧!”

    “越王深谋远虑,若无步步布局,这医道想要如今这般受到朝廷的支持,怕是千难万难!”

    刘神威倒是主动对李泰鞠躬道,“神威替天下医者,感谢越王支持!”

    “好了,医舍计划虽然开始了,但是这第一步肯定不好走,你还需要熬上好些年。

    等到第一批医科学子毕业,到照方抓药的地步,那这医舍计划也算正式启动了!”

    李泰看着刘神威道,

    “你现在要做得就是要把这医舍的名声给打造起来,方便以后推广。”

    刘神威听到李泰的话,自然对李泰郑重行礼,表示自己绝对能忍得住。

    毕竟学医的人算是最需要耐心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学习的知识,是真真切切的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的酝酿,然后才拥有一展才华的机会。

    而刘神威更是清楚的知道李泰的整个计划。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