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四百八十四章 驱虎吞狼  叩问仙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秦桑以最快速度回到养性台附近,他打算将之前那两个人引过去,替自己去试探东蛟王。

    无法确定那两人还在不在,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将他们引过去,不过秦桑对此事也并非势在必得。能引过去固然皆大欢喜,此计不成...

    极北之地,万籁俱寂。冰雪覆盖的荒原上,唯有风在低语,如亡魂游荡,又似远古咒文悄然流转。那灰袍人缓步前行,足下无痕,仿佛踏空而行。他手中的幽蓝小灯微微摇曳,灯火不灭,却也不盛,像是从某个沉睡千年的梦境中被唤醒的一缕残息。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似在丈量天地之间的距离,又像在回忆一段早已模糊的过往。忽然,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天??北斗第七星正闪烁不定,一明一暗,如同心跳。

    “你终究还是走了。”他轻声说,声音沙哑得如同枯叶摩擦石面,“可这盏灯,不该由她来持。”

    话音未落,灯焰忽地一颤,竟映出一幅幻影:苏瑶立于青云峰碑前,素衣如雪,额间蓝光隐现,古灯悬浮于掌心,静静燃烧。她的神情平静,眼神却深不见底,仿佛已看透了太多生离死别。

    灰袍人凝视良久,终是闭目一叹:“李辰啊李辰……你以为你斩断执念,便能留下清明?可你不知,真正的执念,从来不是梦里的团圆、逝去的亲人,而是‘我不该活着’四个字,刻在骨血里,日日夜夜啃噬魂魄。”

    他缓缓抬起左手,袖口滑落,露出一道贯穿掌心的旧伤,焦黑扭曲,宛如雷击所留。那是逆命门最后一战的印记??当年八十一世轮回崩塌之时,正是他亲手将李辰推出命核之外,自己却被困于虚妄与真实交界之处,成了既非生者也非死者的存在。

    “你说修仙是扛命。”他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悲凉,“可若命本身就是错呢?若我本不该存在,这一身魂魄不过是执念堆砌的残渣,那我又该向谁叩问?”

    风骤起,卷起漫天飞雪。他的身影在暴风中渐渐模糊,唯有那盏灯始终不灭。

    与此同时,青云峰上,苏瑶猛然睁开双眼。

    她正盘坐于静室之中,古灯置于膝前,火焰安静如眠。但就在那一瞬,灯芯无端跳动三下,蓝光暴涨,竟在空中勾勒出三个古字:**慎守心**。

    “这是……预警?”她低声自语,眉心微蹙。

    自李辰离世已过七日,她虽继承古灯,却始终不敢轻易动用其力。她知道,这盏灯不只是法器,更是一份重担,一种代价。它照见人心最深处的恐惧与渴望,但也可能因此引动外界潜藏的怨念反噬。如今灯自动示警,必有异变将至。

    她起身推门而出,恰逢柳芽匆匆赶来,脸色苍白:“师娘,不好了!江南醒坛传来急讯,昨夜三名痊愈病患突然癫狂,自称‘听见了真言’,撕毁契约书,高呼‘世间皆假,唯梦永恒’,随后集体跃入江中……至今只寻回两具尸体。”

    苏瑶心头一沉。

    “不止如此,”柳芽咬牙继续,“北方边关也有消息,陈岩所在的军营出现类似症状,十余名士兵在值哨时齐声诵念一首从未听闻的歌谣:‘灯熄人醒,醒即为罪;梦中有母,梦中方归’……他们全都双目失明,口中流血,却笑得像个孩子。”

    苏瑶握紧古灯,指尖发白。

    这不是复发,也不是普通的心魔作祟。这是有人在背后编织新的执念网络,以“清醒即是惩罚”为根,以“梦境才是归宿”为枝,悄然播撒种子,等的便是人心最脆弱时破土而出。

    “是他。”她终于明白,“那个走出冰塔的人……他不是来夺灯的,他是要重塑梦疫。”

    她立刻召集所有核心弟子议事。除柳芽、陈岩外,还有五位曾通过古灯考验的老生。众人齐聚学堂,气氛凝重。

    “你们可知李辰先生为何坚持设立醒坛?”苏瑶环视众人,声音清冷,“因为他相信,哪怕现实再苦,只要还有一丝真实的记忆留存,人就不会彻底堕入虚妄。可现在,敌人要做的,是让人觉得‘真实本身就是痛苦的源头’。”

    “所以他们会制造一种新的信仰。”陈岩沉声道,“让人们相信,只有重回梦境,才能获得解脱。”

    “不错。”苏瑶点头,“而这股力量的源头,极可能来自逆命门残余意志,或是某种更高层次的执念聚合体。它借用了人们对痛苦的本能逃避,将其升华为‘觉悟’,进而否定一切感知、情感、记忆的真实性。”

    柳芽猛地站起:“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放任他们沉沦?”

    “不。”苏瑶目光坚定,“我们要建一座‘忆城’。”

    众人愕然。

    “在现有十三座醒坛的基础上,择其一为核心,扩建为‘忆城’。”她缓缓道,“不再只是询问‘你最怀念的真实滋味是什么’,而是让每一个进入者,亲手重建那段记忆??用泥土塑屋,用布帛缝衣,用声音录语,用气味复现旧景。我们要让他们走进自己的过去,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作为守护者。”

    “可……万一他们在重建过程中再度陷入执念怎么办?”有弟子担忧。

    “那就让他们失败一次。”苏瑶淡淡道,“真正的记忆,经得起破碎。若一段回忆只能存在于完美无缺的幻象中,那它本就不属于现实。我们要教他们接受:母亲熬的粥会糊,妹妹笑时会呛到,父亲骂人后也会偷偷抹泪……这些瑕疵,才是真实的温度。”

    计划迅速启动。选址定于江南旧坛??此地曾是第一例成功案例的发生地,象征意义重大。朝廷得知后亦全力支持,调拨工匠三千,粮草十万石,并下令全国暂停一切涉及“断情绝欲”的修行典籍刊印。

    三个月后,忆城初成。

    整座城池依水而建,布局仿照百年前江南小镇模样,街道窄而曲折,屋舍青瓦白墙,檐角挂风铃,巷口摆糖摊。城中央设“心镜台”,四周环绕十二坊,分别对应味、声、触、嗅、视、忆、悔、憾、暖、痛、爱、别。

    每位病患入城前,需写下自己最想重建的记忆片段,交由“织忆师”团队还原场景。整个过程严禁使用幻术或符阵,一切必须以实物完成。

    首日开城,迎来第一位访客??一名年逾四十的妇人,因幼子夭折而遁入梦疫,声称“唯有梦中每日相见,方觉我还活着”。

    她在织忆师引导下,亲手搭建了一间小屋,按记忆中的样子摆放木床、布偶、瓷碗。当她把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端上桌时,突然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那天……我也煮了粥……可我说他不爱吃,就没勉强他喝……可其实……其实他是爱吃的……我只是太累了……我没耐心哄他……”她颤抖着,“如果我能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