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3章 大移民  明末逐鹿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商人定下的规矩。
    现在朝廷的制度,我们这些商人没办法影响朝堂。
    没有了过硬的手段,又怎么能让后来者讲规矩。
    现在做生意,必须要重视合同。
    在官府见证下,签订的合同,才有最强大的约束力。”
    他们又聊了一些事,杜宝年这才话风一转,说道:“乔兄,小弟在全国各地跑,不了解朝廷的政策。
    乔兄在京城,还接近中枢。
    我想要去暹罗和缅甸建立种植园,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杜宝年的兴盛号在南洋,只是掌握几十万亩种植水果和甘蔗的种植园。
    有着液体白银之称的橡胶,他只掌握上千亩地,留了一些树苗。
    他之前掌握的橡胶林,根本无法与王氏竞争,陆续都被收购。
    香料的种植,杜宝年也没有竞争过李宫。
    南洋商会对外很团结,但各个商号之间,也有着属于他们的龌龊。
    他只有去未开发的地区,才能建立先发优势。
    他现在遇到的困难,就是当年动作没有王伯诺和李宫快。
    一步先步步先,垄断了资源和产业链,后来者根本没有办法竞争。
    乔振听到杜宝年的询问,他就明白杜宝年的想法。
    “杜老弟,愚兄没办法预测五个新都督府政策的变化。
    我对那几位总督,都不太了解,不知道他们的性格怎么样,会采取哪些政策。
    有一件事愚兄可以告诉你,朝廷要向五大总督府,移民四千万汉人。
    这个消息,近期就会公布。”
    杜宝年听到这个消息,他冲着乔振抱了抱拳。
    “乔兄,你这个消息对我极为重要。”
    杜宝年了解到这个消息,他就能下定决心,大笔投资缅甸和暹罗。
    他不怕投资失败,最怕这些地方向大明开国收复交趾一样,很快就丢失了。
    他准备投资上亿两银币,当地局势不稳定,这些投资就全打水漂。
    他这一介商人,又怎么能和大势对抗。
    现在朝廷进行大移民政策,那就是把这些地方,当作本土来经营。
    杜宝年不再担忧,自己的投资朝不保夕。
    他相信大多数商人,他们的想法也会和自己一样,对朝廷很有信心。
    他这次要比其他人更快一步。
    ………………………………
    汉城县,金家村。
    金大成穿着一身四品官服,前来村中的祠堂祭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村里的很多老人,看着穿着官服的大老爷,他们露出羡慕又骄傲的神情。
    “大成这孩子,我之前就认为他有出息。
    听说他要去东倭虾夷府当知府,东倭虾夷府是什么地方?”
    一名白胡子老者,他用烟斗抽着旱烟,吐出烟气后说道:“东倭虾夷府就在咱们对面,浮海不远就是,当年倭寇就是从那里登上我们这个地方。”
    这句话一出,立刻引起这些老人们的追思。
    他们年轻时,倭寇大举入侵朝鲜,都见识过倭寇的残暴。
    “我要告诉大成这孩子,他太爷爷就死在倭寇手里。
    他治理的地方肯定有倭寇,遇到事情一定要从严从重,不能放过那些畜生。”
    金大成祭拜完祖先,他在宗祠中翻找出一本族谱。
    他立刻激动万分,对着家族的人说道:“我已经找到族谱,我们的祖先是在大明永乐年间,从辽东逃难的汉人。”
    村里的人,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都激动万分。
    “真的吗?我们竟然是汉人。”
    他们通过族谱确认后,立刻就准备前往祖庙,认祖归宗。
    汉人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利益。
    买一头大黄牛,朝廷就给补贴三两银币。
    享受的优厚待遇,他们之前可是极为羡慕。
    金大成看着村民的喜悦,他相信祖先会原谅他的做法。
    村里人如果不成为汉人,很大可能会和他一起前往东倭。
    这是他在卸任知县之前,唯一能为家族做的事情。
    朝廷已经下达政令,要向东倭虾夷岛移民一百万朝鲜族人。
    金大成带着族老和一小箱金币,前往当地祖庙认祖归宗。
    他办完这件事,立刻回到汉城县衙,开始主持移民工作。
    金大成看完下属汇报的资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