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纸,看着标题上大大的“河图控股集团即日起,宣布向国太航空发起收购”一脸的欲哭无泪。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之前国太航空的股票走势会那么奇怪了。
“爸,我他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啊!”
一切都明白了,这背后竟然是两大集团斗法。
而他莫名其妙卷了进去。
虽然没有在低谷的时候卖出,但是很显然,93元每股这个价格卖出去,还是太便宜了。
他想到了当年的九龙仓之战。
想到了他父亲亲口为他讲述的那场华资对于鹰资的绝地反击。
他父亲可是第一个向九龙仓发起收购的人。
当时以10到30元的市价买了九龙仓的股票,又以三十多元的价格脱手给了鲍玉港,不但获利同等投资的倍数。
而且还通过鲍玉港做桥,和惠丰银行的大班沈弼达成共识。
从惠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万股。
而且鲍玉港的入局,还能代替李家城完成对于华资对于鹰资的继续战斗,而他却能作壁上观。
这一举三得的妙计,他从小就听过无数次了。
同时也知道九龙仓的股票当时涨的有多凶。
而现在随着河图控股集团的发声。
一切都昭然若揭。
这国太航空岂不就是当年的九龙仓,这河图控股集团这禹城岂不就是鲍玉港控制下的隆丰国际。
而当年的怡和洋行,不就是现在的太古洋行吗?
但是他李泽凯,虽然入局很早。
但是却没有成为他的父亲李家城。
他父亲一箭三雕。
而他竟然还因为获利几千万,在这里沾沾自喜。
可笑,太可笑了!
自己的父亲,可以不用比了。
但是和他几乎是同龄人的禹城呢?
站在当年鲍玉港的位置,站在如今李家城的位置。
又是如何的高不可攀。
李泽凯泄气,但是同时非常不服气,他突然脑中灵光一闪,说道:
“爸,按照现在河图控股集团的声明,或许还没有晚,我们现在再入局,等他们战斗到白热化之后,我们再出来待价而沽怎么样?”
“不用了!”李家城摆摆手道:“现在的李家城已经不是当年的李家城了,而你李泽凯也没必要成为李家城第二。现在入局,这个成本太高了风险也太大,更别说影响到局势了。”
李家城目光变得深邃道:
“你以为禹城的目的仅仅是国太航空吗?”
“太古地产、太古饮料、太古贸易、船舶海洋等等,太古的在港岛的所有产业都是禹城的既定目标。”
“你以为战场在国太航空,其实战场已经遍布了整个太古洋行。”
“静静在一旁旁观这场战争吧!”
“这一战,必定会彻底改变港岛局势。”
“从这里面你能学到一二皮毛,我都能放心了。”
李泽凯低下头,无声抗议,他不想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
不过数息之间,他就抬起了头问道:“爸,那您说这场争夺战,是太古洋行全面胜出,禹城仓惶败退。还是禹城胜出,施怀雅家族彻底退出太古,成为时代的背景板?”
禹城是很强,谋略手段财富,样样不缺。
但是太古洋行也不弱啊!
手中掌握的股份足足有43%,根本不是当年怡和的20%可比。
而且手中流动资金庞大,有体系支撑。
再加上国太航空以及太古地产这些企业的掌管人都是施怀雅家族委派387任命的,在各大股东当中,观感也很好。
很难想象,如此坚不可摧的太古洋行,有失败的理由。
李家城看着报纸上刊登的照片,看着照片中在港岛中现存的唯一一张禹城的侧脸照片。
他沉默了下来。
就在李泽凯以为,他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
李家城突然道:“当年你知道鹰资是怎么看待我们华资的吗?”
“是附庸,是二等人。”
“他们就像高高在上的白人老爷,看不起我们这些他们眼中的黄皮猴子。”
“他们鹰资占据着最为繁华的街区,商业中心,码头。”
“经营着专营买卖,利润最大的贸易。”
“掌握的信息,可以直接和港鹰政府做交易。”
“在生意场上,他们无往不利,整个港岛,所有有价值的产业都在他们囊中。”
“而我们华资,只能做些承包、代理、以及一些他们看不上的小买卖。”
“但是呢!”
“我们还是站起来了,在如此不利如此困难的时候,我们华资还是站起来了。”
“五六十年代是我们的第一波黄金发展期。”
“七八十年代,是我们华资的全面反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