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0235章:这个计划,你把握不住啊(求全订、自订)
“据最新消息获知,目前太古洋行已经正式将其注册地迁往伦敦,在伦敦成立鹰国太古集团,鹰国太古集团获得港岛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太古洋行)37%股份,拥有核心控制权。”
此刻,TVB新闻台画面中出现过一句的新闻闪过。
禹城腾的一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终于到了这一天了。”
一早他就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并不确定具体时间,只知道是1990年10月份。
在原时空,鹰资在港岛经历了两次大撤退。
第一次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华人资本崛起,以李家城和鲍玉港作为代表接手了大量鹰资撤退之后留下的遗产。
他们的撤退是自己投资决策失误,让正在崛起强大的华资找到了可乘之机。
其中怡和洋行的九龙仓被强制收购,和记黄埔被李家城从惠丰手中接收。
收购九龙仓的两年后,鲍玉港和女婿胡光正对会德丰洋行发起了收购。
而第二次是在1984年之后,随着一份协议的签订,确认了港岛的正式回归日期,港岛上的鹰资顿时闻风而逃,为自己找好后路。
已经被吞噬殆尽的怡和洋行,带着最后一丝资产和尊严撤离港岛。
至此四大洋行只剩下太古洋行一家。
而如今步入了九十年代,距离97年也越来越近,第三次撤退风波已经临近。
这一次除了鹰资之外,不少华资、华人当中的中产阶级也都纷纷转移资本,向外移民。
整个九十年代,最好做的生意其实不是电影行业,更不是贸易行业,也不是金融行业。
而是对外移民行业。
各类移民介绍所,咨询公司、签证代办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而鹰资公司,将自己的注册地从港岛迁回轮盾则变得一点都不奇怪了。
太古洋行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家,不但将注册地迁回轮盾,而且控股权,核心控制权、核心家族人员、管理人员也全部从港岛迁移到了轮盾。
而且非但如此,为了应对可能的危机,他们还大量抽调资金,投入到罪州、新西蓝、米国、欧罗巴等地,买矿买牧场、畜牧、做轮船贸易。
这在港岛人眼中或许只是一件小事罢了。
因为最近撤退的鹰资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太古洋行又没有离开,只是在鹰国成立了一家母公司,将股份全部转移到了母公司而已罢了。
但是这个消息,对于禹城来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天帆,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
禹城桌子上的大哥大,直接说道。
因为河图控股集团总部和擎天科技集团总部都在同一栋大楼。
这栋大楼,也是禹城收购了大昌行之后获得的二十多处房产中,唯一一处没有卖出,而是当做众多公司总部来经营的商业大楼。
袁天帆很快就上来了,脸上神采奕奕:“BOSS,是不是要准备向国太航空动手了?”
自己这老板,一般事情根本就不会打扰他。
而如此急迫的将自己叫过来,除了早早和他提过的国太航空之外,不会有第二件事了。
禹城凝重点头:“没错,之前让你收集的材料,都收集齐了吗?对于收购国太航空,你们小组有什么计划。”
对于袁天帆的能力他是绝对信任的,能在渣打、惠丰以及港岛交易所混的风生水起,能不断跳槽,还能一直水涨船高的家伙,情商能力都不会差。
更别说在原时空,袁天帆还是李家城亲自交给自己小儿子的辅政大臣了。
果然,袁天帆没有让他失望。
拿出了一份文件,说道:“BOSS,你先看看这份文件。”
禹城接过。
上面清清楚楚的介绍了一番国太航空的创业史以及如今的庞大规模。
国太航空于1946年诞生,太古洋行在港鹰政府的支持下,强逼两大创始人出售持有股份,仅仅各自保留10%股份,退出公司管理。
两年后两大创始人的所有股份都被国太航空买断,太古洋行占股达到65%,完成控股。
至此国太航空逐渐落入太古洋行之手。
而后1959年,国太航空吞并港岛航空,完成航空业务的统一,正式成为雄踞东亚的航空巨头。
成为连接欧罗巴、东南亚、的中转枢纽。
1980年,国太航空被太古和惠丰联手瓜分,一方占据70%股份,一方占据30%。
现如今,国太航空股份,惠丰银行占有%,股市中大约流通股9.5%股份,也就是7亿股。
旗下子公司,国太航空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港岛机场地勤服有限公司、港岛航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这三大子公司几乎将航空的所有附加服务全部包揽,再加上拥有港龙航空60%股份的话,那么国太航空可以算是如今整个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而且占据了港岛80%以上的航空市场份额。
是一家附属设施齐全,市场占有率高,估值总价为两百亿港币的大型航空集团。
看到这里,禹城饶是心中有所准备,也是微微一惊。
航空业务不过是太古洋行的其中一项业务罢了。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