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64章:将决定权,交给港岛百姓(求全订、自订  重生:从远东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0164章:将决定权,交给港岛百姓(求全订、自订

    港鹰政府!

    总督卫宜信看着手上的报告,陷入了沉思。

    报告上除了更多更详细的禹城的个人经历报告之外,还有一条被提了出来。

    三十四名毛国退伍士兵,进入港岛,禹城亲自接待,现住入半岛酒店。

    翌日,在港岛注册了一家名为“蓝星安保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总督,他掌握的信息比常人更多,比如禹城在毛国欠着惠丰四亿多卢布,禹城在毛国借遍了十国银行。

    禹城在毛国与远东军方与莫斯柯柿长相交甚笃等等。

    “只不过......带来三十多名毛国退伍士兵是要干什么,难不成真的只是为了一家安保公司?”

    “而且这个人掌握的财富量,稍一动弹就是惊涛骇浪~啊!”

    “内地出身,有没有代表内地?”

    种种疑问杂-糅在他的心中。

    而正在他疑惑间,他的秘书走了进来,报告道:“总督,霍东华先生、鲍玉港先生、禹城先生三人联袂来拜访您。”

    “什么?快请他们进来。”

    卫宜信微微一怔,随即就反应了过来。

    同时他的心中也有点错愕。

    刚刚还在思考着禹城的目的,现在他就和霍东华和鲍玉港两个人一起过来了。

    霍东华是谁?

    港岛内旗帜鲜明的红顶商人,而鲍玉港呢?

    过去几年也是和内地交往颇为频繁。

    最近将权力逐步下放给他的女婿之后,自身也因为身体的原因逐渐淡出众人的视线。

    没想到因为一个禹城,他再次重出江湖了。

    “上一次出现,好像还是87年吧!”

    87年的港龙航空,不就是他们联合曹家一起建立起来的吗?

    而现在,他们两个又走到了一起,只不过曹德标换成了禹城这个最新港岛的话题中心人物。

    看样子又是有什么大事啊!

    心下臆测间,秘书就将三人带了进来。

    卫宜信虽然是一名鹰国人,但是他在港岛多年,也当过前几任总督的助手,又是鹰国外教部的杰出人物,所以一口粤语说的极好,甚至是普通话都比港岛内90%的人说的都要好。

    他先是和霍东华和鲍玉港叙旧了几番,然后将目光转向了禹城。

    只是这目光颇为意味深长。

    “禹先生,短短来港不过半旬,就让整个港岛都认识了你啊!论出名速度而言,整个港岛无人能出你左右了。”

    听着这标准的普通话,禹城怔了怔,随即笑道:“我也不想出这个名,只是有些事情时常不能为我所左右。”

    “哈哈,世人皆如此,抑或禹生不能独然呢?”

    卫宜信夏国古文化精通,此时一句古文拽出不由得就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禹城心中警觉,这人果真可怕。

    在港岛历届总督内,最后两任总督无疑是完全相反的两面镜子。

    卫宜信提出的玫瑰园计划,预计从港岛储备库和未来税收中拿出将近两千亿为港岛造新机场,造高速公路,维修建设基础工程,留下了一片政绩离去,仿佛在说鹰国就算离开了港岛,也不拿港岛的一针一线。

    迷惑了无数港人。

    背后深层呢,给之后的政府留下了多少财政储备?

    最后还不是得内地来收拾烂摊子,给港岛拨款,维持港岛政府的基础运营,维持港岛的稳定。

    但是风向却变成了港岛的经济发展都是97年之前完成的,97年之后港岛都是在他们鹰国总督的功劳簿上发展。

    而最后一任总督彭鼎亢则是完全相反,他是港岛仅有的不是外教部出身,是从鹰国议员的身份,直接被鹰国大长老任命的总督。

    他的风格直来直去,明着给你挖坑打洞,不在经济上和你暗戳戳动手,港岛政治体制上留下了无数隐患。

    与彭鼎亢的骂名相反,卫宜信即便是在内地也有不少美誉。

    在禹城警惕间,卫宜信继续道:“禹生,最近这两天新闻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你,可是你却一直未曾露面,可能港岛百姓想破脑袋都想不到,你会跑到我这边来吧!”

    让秘书上了一壶茶水,他给三人一一斟上后,抬起头说道:“就是不知道,你拉着霍先生和鲍先生来我这的目的是什么?”

    “我要在大屿山建立一座炼油厂。”禹城手上拿着斟满茶水的茶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卫宜信说道。

    这句话出来,不光让卫宜信意外,霍东华和鲍玉港同样也意外。

    他们没有想到禹城竟然这么快就直入主题,完全不是夏国人谈生意的风格啊!

    要知道87年为了港龙航空这个项目,他们不知道铺垫了多少,费了多大的力气,才让这位总督点头。

    “炼油厂,在港岛?”卫宜信嗤笑了一声,说道:“禹生,你不会是说笑吧!”

    港岛从来就没有过重工业基础,以前九龙新界那边还有几家轻工业工厂,但是之后港岛的中心策略就已经转变了。

    轻工业工厂慢慢转移到内地,港岛被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大港。

    同时也在尝试发展电子产业,只是这方面的投入,港鹰政府不扶持,几大地产富豪不进场,卫宜信也是不大看好的。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