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漫天报道,轰动全东北(求鲜花、月票、评价票)  重生:从远东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自信是种好事,但是盲目的自信却如同深渊。

    这一点禹城十分清楚。

    所以,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他都会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好几个方案。

    毛国之行如是,这一次镇压圃田木材帮依然如是。

    就像这一次,他手上的数据由来。

    1980年代的数据是他从林业局拿到的官方数据,而最新的数据则是他花重金从米国那边通过关系购买的。

    在87年大安岭大火的时候,米国卫星就检测到了火情,他们是有着手段和技术获取这份数据的。

    所以,禹城根本就不怕有人验证他手上数据的真假。

    而现在仅仅是刚刚开始。

    不过此时,张柏清脸上却是露出了怒容

    “林业局那边还是不松口,说指标没有上面的命令降不下来。”

    她心中有气,言语间也带着一股怒意。

    这几天,禹城一直在冰城饭店,为的就是从张柏清口中及时知道东北上层的政策变动。

    “不用着急。”禹城挥手笑道:“现在才只是刚刚开始呢!”

    渔轮,是需要时间进行发酵的。

    冰城早报虽然是冰城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但是早上是众人开始上工的日子,还并没有迎来渔轮高峰期。

    而随着时间的蔓延,当越来越多人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

    那么必然,会在民众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要成长,自然需要不断的浇水。

    而成为这个园丁的人,禹城也早就挑选好了。

    渔轮战,要的就是不断轰炸,不断堆积信息,给你的脑子里灌输所要传达的信息。

    这也是禹城将全东北,十多家报社编辑请到一起的原因。

    而至于这些报纸会不会刊载?

    这一点他一点都不担心。

    不光是因为这个时代开放的风气。

    更因为,禹城提出的观点之新颖和前卫且正确。

    乡土、子孙后代的延续,商人逐利的欺压、以及东北的未来。

    这所有的因素放在这些报社面前,他们怎么可能会放过大书特书的机会。

    文人风骨,这个时代还是不缺的。

    至于说,这里的观点会不会和上面的政策冲突。

    毕竟现在一切都以经济为重心。

    这一点,禹城并不担心。

    缺钱,没人投资,没发展是吗?

    我有钱,我来投资,我来发展!

    但是这所有,得需要以禹城的意志为前提。

    作为一名往来于毛国和夏国的倒爷,可以说身份并不光彩,纵然禹城在毛国那边已经建立起无比深厚的根基。

    但是在国内,除了借用张柏清的关系网之外。

    他可以说在一些权贵心中根本就毫无轻重。

    本来,禹城还想着用什么手段,出现在这些权贵心中,为以后自己整合东北资源打下基础。

    但是圃田木材帮的出现,毫无疑问,是给他立了一个靶子。

    他可以确定,只要将这个靶子给打下去,那么他的名字,将会正式出现在东北,甚至国内某些人的办公桌之上。

    无论是东森还是晟天,在东北将会人尽皆知。

    紧随其后“接下来,就是表演的时刻了!”

    禹城在心中轻声呢喃。

    .......

    接连五天,冰城早报仍然在坚持每天一篇稿子的习惯,内容仍然聚焦到东北森林现状,而随着他们的调查,越来越多的隐秘的新闻也出现在了报纸上。

    起初民众们还将信将疑,当一张张照片刊登在上面的时候。

    他们已经逐渐相信了。

    但,不光如此。

    紧随其后,冰城日报、冰城晚报、东三省公报等报纸也在以不同的角度刊登相关实事。

    冰城林业局。

    魏高义已经准备下班了,不过他却没有任何动作。

    这几天因为报纸的事情,虽然上面还没有发声,但是民间的言论,已经让他如坐针毡。

    以前每次回家,周边的邻居都对他满脸微笑的打着招呼,但是这几天,他能清晰的感觉到周围人对他的指指点点。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舒服。

    而就在他坐在办公室空耗时间的时候,他的办公室大门再次被人打开。

    依然是那个小王,跑了进来。

    “老大,这是今天的报纸。”

    又有一名手下跑了进来。

    “老大,晨华商报发声了。”

    听到这个名字,魏高义心脏猛地一抖。

    晨华商报是整个东北,甚至于整个北方除了官方喉舌外,发行量最高的报纸。

    接二连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