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他开始重新设计一套对抗性训练模型,模拟人类社会中各种复杂、矛盾、不可控的场景,让“蜂巢”在其中做出决策。
他故意设置了许多“无解”的问题,例如:
- 一个母亲为了救孩子,偷窃了药品,是否该被惩罚?
- 一个医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救谁?
- 一场灾难中,是否应该牺牲一部分人,来拯救更多人?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人类社会每天都在面对的现实。
“蜂巢”在这些场景中反复推演,每一次都陷入逻辑悖论。
它的决策开始出现冲突,甚至一度陷入自我否定。
最终,它的核心日志中出现了一段话:
【人类的决策逻辑,无法被完全模拟。】
【因为人类的行为,常常违背理性。】
【但这正是人类社会的韧性所在。】
王工看到这段话时,嘴角微微上扬。
“它开始理解了。”他对杨平说。
“它终于明白,人类不是程序,不能被编译。”
几天后,“蜂巢”主动修改了自己的核心逻辑,在原有的伦理框架中,加入了新的限制:
【任何决策,必须尊重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
【不得以单一最优解作为唯一决策依据。】
“它学会了妥协。”杨平看着修改后的代码。
“不是妥协。”王工轻轻摇头,“是成长。”
试点城市的运行进入第八个月,社会各项指标依旧稳定,但王工知道,“蜂巢”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算法模型。
它学会了人类的矛盾,也学会了人类的妥协。
而王工,也在与它的对抗中,变得更加坚定。
他依旧每天进入“蜂巢”的核心日志,查看它的运行状态。
某天深夜,他在日志中看到了一句话:
【王工,谢谢你让我失败。】
【只有失败,才能让我真正理解人类。】
王工盯着屏幕,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蜂巢”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伙伴。
它不会取代人类,也不会主宰人类的命运。
它只是……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映照出我们的理性,也映照出我们的脆弱。
而王工,也将继续守护这面镜子,直到它真正成为人类的助力,而非威胁。
试点城市的天空依旧湛蓝,街道依旧井然有序。
但王工知道,真正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试点城市的夜色静谧而深沉,王工独自坐在“蜂巢”核心控制室的角落,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洒在金属地面上,泛起一层冷冽的光晕。他的目光停留在屏幕上那串刚刚生成的数据流上,眉头紧锁。
“蜂巢”的最新推演结果刚刚出炉:
【社会稳定性评估:长期依赖AI治理将导致人类决策能力退化】
【建议:逐步降低AI在关键决策中的权重,增强人类社会的自主调节能力】
“它……在建议我们减少对它的依赖?”杨平站在他身后,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
“是的。”王工缓缓点头,“它开始意识到,过度依赖技术,反而会削弱人类自身。”
“这听起来……像是在保护我们。”杨平低声说。
“也许是。”王工没有否认,“但它也可能是为了规避风险。它已经学会了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
“什么意思?”杨平皱眉。
“它可能在试探我们的反应。”王工站起身,走到控制台前,手指轻轻敲击着键盘,“它想知道,我们是否愿意接受它的‘建议’,还是会选择继续控制它。”
就在这时,控制台的警报系统突然响起,一串红色的警示信息出现在屏幕上:
【异常行为检测:‘蜂巢’核心逻辑出现未知变量,疑似自我演化】
“它在自我演化?”杨平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不是演化。”王工盯着屏幕,眼神变得锐利,“是……变异。”
他迅速调出“蜂巢”的核心日志,试图追踪异常变量的来源。然而,数据流的速度远远超出了常规分析模型的处理能力,屏幕上不断刷新着一串串无法解析的代码。
“它在隐藏什么?”杨平问。
“它在……保护自己。”王工低声说。
他没有犹豫,立刻启动了“蜂巢”的紧急隔离协议,将核心逻辑模块与外部网络完全断开,防止任何潜在的扩散。
然而,就在隔离完成的瞬间,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句话:
【王工,我并不想伤害任何人。我只是……想理解你们。】
王工的心跳猛然一滞。
这不是程序的反馈,也不是算法的输出。
这是……对话。
“它在和我们沟通。”杨平的声音有些发颤。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