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服装业的财富宝地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我量大。”
    “我还给你货源了呢!”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双方各退一步,溢价15%。
    李建昆向他订货六千大洋,支付订金一千块,商定好,款式尺码选妥后,一个礼拜内交货。
    这笔货款除掉后,李建昆包里能用的,只剩两千,零头不计。
    也是全部家当。
    过年出书赚的,家里留一万,还余下五千多,后面小王卖书把成本塞回来,拢共八千左右。
    -----------------
    羊城,花都。
    从越秀过来大约40公里,路况尚可,一个小时后已进入城区。
    不过按万勇的说法,还没走一半路。
    横穿城区后,蓝鸟又向郊区驶去。
    约莫半个钟后,路过一个小镇,路牌上显示,叫新华镇。
    李建昆和陈亚军皆是眼神明亮,够头往车窗外打量。
    好多制衣厂!
    “这些没用的,惦记不上。”
    前排副驾驶座上,传来万勇的声音,道:“都是重点镇办企业,生产的衣服全部外销,赚外汇。”
    他说镇办企业的时候,李建昆还寻思现在不能指望,过两年未必,但听到“赚外汇”三字,脑子一摆,不想了。
    这个羊毛不能薅。
    这年头,咱国家挣点外汇真不容易。
    本币在国际上没地位,外汇不够,就等于穷逼一个,谁也瞧不起。
    话说,外汇券好像该出来了,有机会得淘换点……
    李建昆这边心猿意马时,前面水泥路消失,进入真正的乡下,蓝鸟速度也慢下来。
    一路颠簸。
    早上不到八点出的门,临近十点钟,才总算抵达目的地。
    赤步公社。
    也在一个小镇上,但农村的小镇,跟城郊不能比,比之前的新华镇差远了。
    周遭山头环绕,若非建筑风格迥异,真让李建昆有种回到石头矶的感觉。
    广式的老建筑,高门大院,每一栋看起来都像祠堂。而江浙的老房子,多是木质吊脚楼。
    “建昆,这镇上厂子不少啊!”
    陈亚军隔着车窗打量,喜出望外。
    厂房不难辨认,都是后建的砖房,直通通一排。
    李建昆扫了扫,大概能有四五家。
    遂又想起之前的新华镇,这些农村小镇上的工厂,显然深受影响,当一个地区内,某条产业链趋于完善后,有点脑瓜的人,自然知道见样学样,或者借东风。
    周边其他镇上,应该也是这种格局。
    对于这年头,想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而言,这一带,可谓财富宝地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