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石头矶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眼下在城关搞钱,都不靠谱,或者说都有风险。

    投机倒把这方面,城镇管理比农村更严格。

    比如说,有些城镇居民趁走亲戚,或打着回乡探亲的幌子,从下乡带回一些花生鸡蛋啥的,量都不大,装在随身的小袋里,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

    但通常都是白忙活一场。

    乡下进城的要道上,总有设卡,工商可不是吃素的。

    那城镇居民有没有私自搞钱的渠道呢?

    其实也是有的。

    就算是在县城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工作,他们总要恰饭。

    于是就催生了一种靠单线联系,上门服务的“地下”形式。

    什么家电维修、家具制作、自行车修理、糊墙砌灶……等等,你但凡有个手艺,这种模式都适用。

    然而,它是不被允许的,或者说没有行政单位背书。

    稳如老狗的李建昆,现在肯定不会碰。

    相反在农村,此时还能找到一点正经的搞钱渠道,虽然他还没想到具体干什么。

    但他还就不信了。

    带着领先时代四十年的记忆,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会被几百块钱给撂倒。

    不就是来正经的吗?

    来!

    -----------------

    天灰蒙蒙的,云朵低垂,仿佛随时都要落下一场大雨。

    路边田野里,庄稼早已收割,枯草丛生,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

    不过蹬自行车的李建昆,却有种别样感受。

    那是一种生命归于宁静的悠然。

    一种岁月的慢慢沉淀。

    “建昆,累不累?换我骑吧。”

    李建昆额头见汗,笑着说:“爽着嘞!你可别抢,今儿这天坐后座,非冻死我不可。”

    十八岁的身体,就是不一样,装了马达似的。

    呼呼得劲!

    与往常回家不同,由于出发早,快到时还是半下午。

    前方视野逐渐开阔,出现一片建筑群——多是黄褐色的吊脚楼,和刷白墙的瓦屋,其中点缀几间平层或两层的红砖房。

    这就是石头矶镇。

    因小镇周边山上怪石嶙峋,盛产石料而得名。

    镇上最早一家工厂,做的便是石料加工,5年代的老厂,至今还在运转,哐哐隆隆的,不绝于耳。

    自行车一直骑到小镇唯一的街道上,李建东适时跳下来,准备拍屁股闪人。

    他实在记不清王家的房子是哪一个——差不多8年代中旬,王家就搬到了县里。

    王山河却发出邀请,“走,我家肯定没人,到厂里找口水喝。”

    见他把过自行车,这货想想也就跟上了。

    3里路骑下来,确实又饿又渴,从镇上到他家,还要走七八里山路。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