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章 公冶成圣  蜀山之凡人修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人,惊心动魄。
    公冶黄身为渡劫之人,所受侵袭更多。非但只是这等万沸千惊的恐吓,更有柔魅的靡靡之音。
    起初还是清吹细打,乐韵悠扬。一会百乐竞奏,繁声汇呈,秾艳妖柔,荡人心志。
    他不心动,立刻又是各种人间百态。这里淫声热闹,那边却同时起了一片匝地的哀声,先是一阵如丧考妣的悲哭过去,接着万众怒号起来。
    恍如孤军危城,田横绝岛,眼看大敌当前,强仇压境,矢尽粮空,又不甘降贼事仇,抱着必死之心,在那里痛地呼天,音声悲愤。
    孟秋已经不能关注公冶黄的情况,在周围布置了个武当降魔法阵,并以于潜琉璃压阵,将自己封闭在内,这才好过。
    公冶黄脸上依旧没有丝毫变化,如同石雕,坐在高台,纹丝不动。
    那天魔声音由高转低,变成一片悲怨之声。时如离人思妇,所思不见,穷途天涯,触景生悲。
    不过这等手段,对付寻常修士还是管用,但公冶黄已然成仙多年,凡间的情爱并不能动摇他分毫。
    包括之后又起的魔音,或是怨苦、或是激昂、或是悲壮、或是惨痛,如此种种酸心腐脾,令人肝肠寸断的情绪,他也全不理会。
    直到运转片刻,万幻皆空,鼻端却忽闻异味。时如到了芝兰之室,清香袭脑,温馨荡魄;时如入了鲍鱼之肆,腥气扑鼻,恶臭熏人。
    所有天地间各种美气恶息,次第袭来。最难闻的是一股暖香之中,杂以极难闻的骚膻之味,令人闻了头晕心烦,作恶欲呕。
    公冶黄这会才有动容,皱着眉头,吐出口气。但口中受完了罪,身上又起了诸般征兆,或痛、或痒、或酸、或麻。
    他不敢托大,当即取出一根玉笛,张嘴便吹,立时天地间充斥了各样的鸟叫声。
    燕子多情,叽叽啾啾,或婉转,仿如少年爱侣间的呢喃细语;或急促,又如贫贱夫妻那海啸般的高亢尖叫。
    喜鹊喳喳,委婉动听,清脆悦耳,如引路客,让人如坠山林,身心俱爽。
    另有际花日笑之戴胜,疏枝唤雨之斑鸠;乐意相关凤头百灵,熏风鸟语原上画眉。
    种种凡鸟不算,还有青鸾、鹓雏、鸿鹄、丹雀之属,虽孟秋不曾得见其形,但声一入耳,即可对应。
    这些鸟叫声一出,立时间天魔所演化的种种情绪,好像都往外撇开了去,中间有一重屏障阻挡。
    剧痛临身,却仿佛落在旁人躯体上;天雷击顶,只是雨中大树受了损伤。如此种种,好似雾里看花,隔了一层。
    “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百禽道人!”孟秋恍然大悟,天下间果然是没有起错的名号。
    就在这时,空中又浮出一层五彩云气,从中飞下来许多奇形怪状的鬼怪夜叉,个个狰狞凶恶,口喷黑烟。
    烟雾结成一块,立刻又将星月遮蔽,一时漆黑不见手指,满空中隐隐听得鬼声啾啾,甚是杂乱。
    这些鬼怪个个都至少散仙修为,成群结队,源源不断。如此数量,都能轻易灭掉一个小门派。
    但凡地仙落入其中,也难逃围攻,力竭伤重而亡。
    孟秋却是不惊反喜,天魔厉害就在于无形无形,能遁入人心,扰动元神,叫人防不胜防。
    一旦有了形体,就和寻常邪道修士没有多少区别,并不可怕。
    果不其然,公冶黄双手一动,清宁扇、璇光尺又激射而出,主动迎了上去。
    左边是百丈寒辉,配合玄冰黑霜的法术,只往前一扑,立刻就将十多个厉害无比的鬼怪动成冰雕,急坠而下,半空就化黑烟散去。
    右边璇光尺放出千百个急速转动的五彩光轮,电掣一般,三五相聚,往夜叉头颅肢体一套,四面扯动成一团烟雾,消失不见。
    不一会儿,天地又为之一空,彩云消去,月华再现,清辉遍洒,光晕浮动。
    公冶黄脸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初始还能绷住,继而咧嘴嗤嗤不停,接着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声音荡得老远。
    孟秋很是理解,换做是他,恐怕姿态还要狼狈。
    等对方笑完,他才一道剑光,飞纵过去,拱手道:“恭喜前辈,终成天仙,飞升有望!”
    稍一打量,底下那坑宽有百里,深也千丈,四面光滑如镜,全然看不出是天成。
    原本算是大患的地肺阴寒之气,只从一个不过三尺宽的洞口往外冒,像是海中小雨吐泡。
    “原来是孟道友!”公冶黄感慨一声,道:“多年辛苦,终于成就!难、难、难!”
    “我看是乐、乐、乐!”另一边飞来郑八姑,笑道:“能成天仙,再多的苦楚,不是一朝成喜?”
    “是极,是极!”公冶黄心情极佳,笑着应声,又往东面看了一眼,道:
    “有人来了,眼下我还需巩固修为,不想见人,换个能说话的位置再叙。”
    他大手一挥,带起一阵狂风,吹过千里,将一切痕迹清除,才接受孟秋邀请,往他莽苍山中的洞府去。
    等三人走后,不一会儿,各色法光接连不断的过来,有正有邪,有道有佛,装扮不一,老少各异,修为最差的也是散仙。
    眼见方圆千里,多出一块平地,中心却是一个大坑,许多人并不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惊讶之余,只以为是莫名的天灾。
    只一些积年地仙,能够察觉。其中一个圆滚滚的身躯,胖头大耳的和尚,落在公冶黄留下的石台上,盘坐抚摸片刻,愁眉苦脸。
    旁边有人悄悄的对同伴说道:“哈哈老祖平素都是笑得开心,这会垮起了脸,事情肯定不小!”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