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香料秘药配方,端是无比玄妙,
最后一页,则是保胎安神之方,桑寄生、菟丝子、川断、杜仲、熟地、黄芪‘老参’等,加之少许云土.
秦可卿面色一喜,想起爹爹有藏书,专门介绍香料配方的书册,确有有所提及,配方大多数一样,只有这道门云土,甚是罕见,
“宝珠,把这些东西收拾起来带着,去个人,把子香叫过来,一并去给老夫人请安,”
“是,奶奶。”
屋门又是一阵响动。
江南金陵城外,
运河东岸码头,虽已临近傍晚,却依然是繁华而忙碌的景色,金陵城缺粮,江南其他地方却不缺粮,所以从外地调运而来的货船,密集靠在岸边,船帆林立,停靠稳妥之后,众多苦力在那搬运着一袋袋粮食,往城内运送,
码头上,
依旧是街口的那个酒肆,还是二楼靠窗的位子,不过同样的座位,坐的不是之前的二人,反而是在东首的正位上,多了一位年轻的身影,桌子上摆满一桌的江南好菜,三人围坐在此,神情各异,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与凝重,
金陵知府贾雨村,身着一袭深色袍服,虽没有在衙门的官威和庄重,但那种从容的精明,怎么也掩饰不去,西面坐着的,乃是同知胡文玄,微微躬身陪着笑脸,正襟危坐,
至于东首主位上,
则是早已经下了船的监察使苏崇,青衫白衣,气质出尘,头上别着一支木簪,看似随意,但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锋芒毕露,眼神里有着一丝思索,
竟然会是他们二人前来,其余人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啊,
扫了一眼四周,
都是往来客商习作在此,倒也不用担心他人窥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贾雨村率先开口,压低声音,问道;
“苏大人,此番您南下江南,想必对江南的局势略有了解,下官虽为金陵知府,但许些事,既不能说,又不能做,还望苏大人海涵,”
凡事先认错,贾雨村沉浮官场至今,起起伏伏十余载,如今也察觉江南在变之际,明暂保身为上,
似有意动,身侧的胡文玄也附和道,
“是啊,大人,我等为朝廷效命,许多事身不由己,下官现在在江北兼任挖矿职责,就算是想帮苏大人,也是力不从心啊,”
像是推脱,又像是诉苦,
苏崇面容微笑,这算是给自己提个醒,还是想置身于外,江南金陵知府衙门,算得上江南知府之首了,岂是能那么好躲出去的,望着桌上的酒盅,独自满上,而后并未回答这些,反倒是夸赞今日菜品,
“二位大人勿要着急,今日来此,苏某感谢二位大人前来,都说江南菜品鲜味十足,果真不假,这一桌子菜做的甚好,色香味十足,本官借着二位大人的光,有口福了,”
“呃,苏大人客气,不过是一些江南寻常菜品,等苏大人到了金陵城,闲暇下来,下官请大人到衙门好好聚一聚,尝尝江南一道名菜,清蒸镜湖鲈鱼。”
贾雨村随着赔笑,拱了拱手,酒肆这些酒菜,不过是寻常之物,哪里比得上衙门里的菜品,既然大人喜欢,日后的往来也就有了借口,
“哈哈,好,本官就先谢谢贾大人了,但还有一事,本官在京城有些听不明白,朝廷国策为何在江南处处受制,那新北大堤到底如何决口的?”
这一问,
立刻就把二人问住,
贾雨村心底幽幽一叹,果真如自己事先猜测一样,苏大人来江南,应该也是为了此事,江南不大,但上下牵扯众多,除非如洛云侯一般,换其他人,谁又能有一番作为,苦笑一声,回道;
“大人,想必您在京城,江南之事早已经有所耳闻,这改田为桑一事,实乃朝廷大计,关乎我朝兴衰荣辱,也为朝廷多一些税银,可推行起来困难重重,下官人言轻微,只能依令而行,实在无能为力,”
话说了好像又没说,贾雨村算是把官场这些事吃的明白,苏崇眼神闪烁,又把目光看向对面的同知胡文玄,后者抿了一下嘴,亦解释一番;
“苏大人,下官虽然在江北,江南各县之所以难以推行,皆因那些农户愚昧无知,目光短浅,只知道守着自己几亩薄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对朝廷之策的好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实在难以说服,政策之难,难在田间处,”
话说的对也不对,田间百姓是难以说服,但朝廷的政令又没有保障,百姓何以从之,
苏崇眉头微微一皱,眼前二人说话避重就轻,江南上等田亩天下之最,可惜,都在武勋和世家乡绅手中,百姓税赋已经到了极限,如此国策推行,难免百姓不从,更有一层原因,还是在那些官场上的世家大族,他们是怎么想的,
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那浓郁的茶香瞬间在口中散开,让有些沉闷的心情,稍许有些平静了一些,缓缓而道;
“两位大人,改田为桑,乃是内阁决策,宫里批复的,不可更改,百姓愚昧,但江南诸位大人可不能迷糊,此法既能增加朝廷税赋,又能充盈国库,于国于民皆有利可图,至于日后的保证,百姓的担心,也应该考虑,那为何不先让百姓一边种桑树,一边种粮食呢,贾大人,这些你没有考量吗?”
贾雨村脸色难看,叹口气,许多事不在于事,而在于人,
“苏大人有所不知,这江南之地,虽说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可百姓世代以耕作为生,口粮吃食为一方面,另一个就是朝廷赋税太重,万一到了收税的时候,交不出税赋,百姓手上的田亩,不知又是谁的了,
最后,就是种植桑树,都说江南桑树不少,但也不是人人都会种,大部分人还需从头学,种了桑树就是需要养蚕,这些东西尚好养活,但也是个精细的活,若是伺候不好,到头来一无所获,”
江南世家大族,武勋乡绅可不是善男信女,原本还有近乎百万亩的良田,如今的年月,已经不足五十万亩之数,那些没有赋税的田亩可都在这些权贵世家手里,刚刚所言那些话,但凡有一处闪失,就怕家道中落了,
“是啊,苏大人,除了贾大人这个理由,更重要的就是苏州织造局那边,说是今岁定要凑齐至少八十万匹丝绸,加上耗损部分,至少需要八十万匹以上的生丝,那就需要桑田二十万亩,那么多田亩需要改,又该如何改?”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