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九章 必要程序,消失一周!  四合院:让你接济贾家,你竟全送入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其实我已经跟上级再三强调,我甚至可以为陆光达同志担保,他是归国报效的顶尖科学家,要是连他都不能信任,我们还能信任谁?”

    冯将军语气中透着窝火。

    关键他这番说辞对上级首长说也没用啊!

    靠这个不能解除陆光达同志的嫌疑。

    至于事情的起因,也不复杂。

    就是前天早上,陆光达回到北京,在机场意外遇见之前同为丑国留学的好友夏世中。

    于是两人就握了握手,拥抱了一下。

    当时夏世中身旁跟随很多外国记者,就把两人的这一幕给拍下来了。

    谁成想,次日,西方媒体就大肆报道,说:《夏世中与陆光达意外会面,据猜测,陆与一批从西方回国的科学家参与了我国正在加紧实施的核计划。》

    因此,陆光达涉嫌透露代号为五九六的核工程计划保密内容,从而被保密局那边暂时扣押,并交出了保险柜钥匙。

    “这完全就是反间计啊,西方媒体那帮人的混账话,听听就得了!”

    这是赵阳的第一反应。

    可他说完后,看着邢部长和冯将军肃穆的神态,随即反应过来。

    “来,坐下说。”邢部长拍拍赵阳的肩膀,“冯将军就是你这样想的,然后去找了上级首长,上级首长说....”

    赵阳其实已经反应过来了。

    原子弹工程近十年的努力,几十万人的心血,就为了原子弹爆炸的这一天,这一天的分量,很重!

    史学家更是因为这一天,要把整个华夏历史分为两截!

    所以哪怕明知道西方媒体使得是反间计,但上头也要按照程序洗脱陆光达的嫌疑,容不得丝毫差错。

    一丝一毫的容不得!

    要是心血付之一炬,这片大地上的亿万人民就挺不直腰杆,过不上好日子。

    如果不走核查程序,真出了问题,谁也担保不起。

    “于是张首长打电话给总理,随后总理电话就打到了我这里,指名道姓要让你来负责对陆光达同志的情况核查,然后使其尽快恢复工作,确保五九六工程顺利进行!”

    邢部长对赵阳交代事情的严重性。

    自从上头定下要在六四年底完成原子弹工程项目,大家都在赶。

    可却在这节骨眼发生了这意外的一幕,陆光达同志要是不尽快洗脱他的嫌疑,让他恢复工作,每拖一天都是无比沉重的代价。

    “总理最后还交代了一句,说要是真有问题....”邢部长看了眼冯将军,见他默不作声,这才小声接着道:“说要是真有问题,就让你暂停对火箭这一领域的学习,专攻核物理领域。”

    赵阳闻言一愣,随即有些无语。

    这天才人设立得好啊!

    把自己给套进去了,得,所幸按照电影剧情,陆光达没问题,原本历史轨迹,原子弹也能顺利爆破。

    穿越前,他在网上还听人说,这时候外国的敌特活动很疯狂,是肯尼迪遇刺才使得丑国没有精力来对付我们搞原子弹。

    也才让我们顺利搞出了原子弹,然后挺直了腰杆。

    “这你和总理放心,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那搬。”说着片汤话,赵阳接着问他是否现在就动身,以及,是去大戈壁滩,还是就对京城的陆光达同志进行审讯。

    “事不宜迟,现在动身。”邢部长还没来得及回话,冯将军就站了起来,十分急切,他又说道:“试验基地的资料都取回来了,不需要去戈壁滩。”

    对此,赵阳有些遗憾,其实他倒挺想去几天看看,这可是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

    随后,三人坐着车驶出中调部,而邢部长在途中跟他说起了火箭的事情。

    “这件事年后是你去负责,这段时间抽调部门单位人员,保密局虽说也在核查背景成分,但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打个报告,亲自来把关,毕竟你也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和能力。”

    邢部长也是最近才听说这件事,感慨这人太过优秀,想要他来接班,怕是留不住人啊!

    “不必了,我相信我们的同志!”

    赵阳摇摇头,现在除总理外,也就邢部长知道他要造火箭。

    而邢部长肯定以为这个火箭是为了原子弹所准备的。

    所以这个情况哪怕泄露出去,也不至于说让西方各国疯狂。

    可要是登月的计划被传出去,老大哥和丑国肯定会疯狂的!

    等等!

    赵阳转念一想,忽感不对。

    换作自己是老大哥和丑国,要是得知华夏也要登月,那肯定是跟听见一个十分好笑的笑话一样,贻笑大方,不屑一顾。

    甚至他们会巴不得华夏搞登月,然后借此拖累其发展。

    说完这个事情,邢部长这才说起出版的事情,“华侨事务委员会和出版总署的事情我已经联系好了,不过事发突然,只能等你审讯核查陆光达结束,才能带你去面谈了。”

    “没事,这事要紧。”

    ......

    或许,连赵阳自己也没想到,他这一去,就是一周的时间。

    主要是程序繁琐,资料繁多,认证困难等诸多原因。

    而这一周内,何雨水和于海棠的期末成绩考试出来,从吊车尾进步到年纪段前五十名和一百名,直接轰动了全校师生。

    甚至都登报传开至京城内外,成为人们口中教育子女的最佳谈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