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第 65 章  秦始皇真不是我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时,嬴政从旁侧递了一份帛纸给王绾,忽然感慨道:“不得不说,你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到我。”
    “陛下!”王丞相眼前一亮。
    “但你在有一点上,始终无法说服我。”
    嬴政从案几拿起一份帛书递给对方,“你且看看。”
    王丞相接过来,上面是李斯的小篆体写的《论郡县制之十》,翻开第一页便是蒙毅、蒙恬、包括赢家王族等人的血印签名。
    这份郡县制比之前的内容改了很多,甚至还采取了部分分封制条例。
    比如让赵氏王族子弟镇守叛乱较多的地域,但不封实权王,不任人唯亲,官吏依旧是能者居之。
    最关键的是,里面诸如郡县制,选拔官吏,镇压叛乱等建议,其核心出发点都是维护中央集权,将所有的权利集中在皇帝身上。
    看了许久,王丞相才放下帛纸,忽然道:“陛下自然可以威压天下,但秦二世也行吗?”
    “朕十年灭六国,十年,不二十年,难道朕还不能杀服六国余孽?”
    嬴政轻笑一声,忽然坐直了身体,看向王绾,“王丞相,人都有私心,血脉在权利面前……呵,我不想给子嗣凭空制造对手。”
    王绾浑身一颤,他终于想明白了。
    在陛下眼中,六国余孽什么的不足为据,反倒是经历过两次血亲叛乱,手刃三位弟弟的陛下,对宗亲有天然的排斥与不信任。
    他的语气感慨:“陛下果然早有决断了。”
    “对,可还有异议?”
    “臣虽还有异议,但李廷尉不愧是李廷尉。”
    嬴政闻言一愣,脸上露出一抹浅笑,道:“哦,看来王丞相这一回是服气了?!”
    王绾没接话,他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些话想说很久了。今日,臣斗胆谏言。陛下虽雄才大略,但也有一缺点,便是行事过于急躁。
    分封制到底是得到朝中大部分官吏支持,对待他们,陛下切不可过于蛮横。
    另外,陛下担心的“皇帝弱,君王强”,推恩令无法实行。这一点在老臣看来是不可能的,以陛下识人善用的本事,秦二世、秦三世必然是优秀的。
    而皇室只需强势百来年,郡国在推恩令的影响下只有被瓦解的份。”
    他说到这里时,没看见嬴政和张婴的嘴角几乎同时狠狠地抽了一下。
    再英明神武、慧眼识珠也架不住啊!
    梦中秦二世而亡了!/秦二世是胡亥这么个垃圾上位啊!
    ……
    王绾继续平静道:“若陛下对分封制,只是担心封王势力庞大。老臣还有一法从未说过,今日也斗胆上言。那就是不论公子德行,不论公子年龄。
    将所有公子们全部册封在动乱、贫瘠又边远的地区,且每位公子册封领地不得超过一个郡的大小!”
    张婴目瞪口呆:!!!
    我去,王绾这一手真的是不把公子们当人啊!
    这可是医疗不发达,山路水路都不发达的秦朝,送那么远又那么小的地盘,简直和送你去死没什么区别了!公子们这算躺着也中箭?
    几位公子一愣,等反应过来后,看向王绾的眼神凶狠地宛如在看阶级敌人。
    要不是碍于嬴政在,几位公子只怕要破口大骂了。
    嬴政也很愤怒,猛地一拍桌子,目光锐利道:“王丞相,你可是想送我儿去死。”
    “老臣不敢!”
    王绾却好像进入了贤者时间,完全没被嬴政的怒气触动。
    他甚至都没有任何害怕的反应,而是继续坦诚地说为何这么建议。
    大意是,此刻,是新生秦帝国生存最凶险的时刻。即便未来册封的王孙贵族造反,那也是肉烂在自己锅里,都是陛下的血脉亲人。
    张婴捧着脸听,这王绾说的怎么有点点像一国两制,不,应该是一国N制的“因政并治”型,不,还结合了“因俗自治”型,区别主要在于军权。
    王绾道:“陛下。老臣今日所言,并未与朝中任何大臣说过。老臣也知道,这一番话大逆不道,有负君恩……”
    当张婴听到这一句时,在医院养成的经验雷达瞬间响了。
    他猛然发现王绾的身体隐隐有些前倾,似乎准备盲摸青铜剑。
    结合他之前的大胆发言,糟糕,难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狠?
    张婴抢先一步,将青铜匕首给摸过来。
    没过几秒,王绾的手便落在之前青铜剑的摆放位置。
    对方身形一顿,忽然抬头一瞥。
    张婴双手捏着铜剑,立刻冲对方憨憨一笑。
    王绾表情一顿,他收回伸向案几的手,目光开始左右轻轻移动。
    张婴一看对方这动作就知道王绾完全没死心,估计是打算找个尖锐的物件撞击,或者撞柱子之类!
    张婴想到之前嬴政说的压力分摊论。
    情急之下,他硬着头皮用出激将法:“等等!丞相,你是想将仲父逼成纣王!污蔑仲父的名声,令大秦分崩离析吗!”
    众人:……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