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70年代的全县首富  重生:我的80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老大桥头,县印刷局。

    李建昆蹬着小王的二八大杠,颠过来。

    说是个“局”,实际门户很小,平常八成印些县刊县报啥的,有没有出过书不好说。

    所幸他脑子里的这本书,特简单,几十页绰绰有余,嗯,纸张得用好点,显得厚,看起来珍贵点,有收藏价值。

    也就够了。

    如果实在工艺不达标,太费劲,连文字排版都不用,他自个拿钢针笔和蜡纸,刻!

    印刷局这边,能帮忙订成书就成。

    这年头学校印试卷,就都是使用钢针笔、蜡纸和墨滚筒三件套。

    老师一手包办。

    推着车走到门口,被门卫大爷拦下。

    介绍信是木有的。

    但李建昆有个在京城百试不爽的玩意,不知道在本县能不能奏效。

    遂掏出学生证,双手呈上。

    “什么呀?”

    门卫大爷一脸不耐,接过后,低头瞅去,“学生证啊……呦呵!大学生呀!”

    顿打个激灵,态度18度调转。

    可劲瞧稀奇,人生头回见到大学生的学生证,瞅着念出声,“bj大学,1977届,经济系,研究生!”

    嚯嚯!

    北大研究生!!

    门卫大爷两眼泛光,不自觉腰都哈起来,恭敬交还学生证,脸上堆满笑容,问:“小同志,你有啥事啊?”

    “噢,想找一下贵单位的领导。”

    “好好好,请进,请进,我这就领你去。”

    还是挺好用的。

    瞧,这就是7年代,大学生的逼格。

    在印刷局的两层主楼,12室,李建昆见到一位领导。

    门卫大爷介绍说,叫常主任。

    再次呈上学生证,常主任一瞅,跟门卫大爷又有点不同。

    “诶这名字!你……是去年的省文科状元吧?”

    原来哥们这么出名了?

    李建昆含笑点头,表示正是在下。

    他自己没关注,却不知道,这件事去年闹出的动静可真不小。

    尤其是县里的知识分子,谁没听说过李建昆这个名字?

    “哟!小李同志,来,坐坐坐。”

    常主任忙起身招呼,一方面出于对全县骄傲的敬意,另一方面,特现实,这孩子将来毕业,那得是什么起步标准?

    他八成得喊领导!

    提前打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

    不仅亲自招呼落座,还倒来茶水。

    李建昆致谢后,开门见山道明来意,但没掏心掏肺。

    道理特简单,县里现在也在大力宣传致富能手,想发展多种经营,万一觉得这点子好,薅过去自己弄,那还有他啥事?

    “出书啊?关于什么方面的书呢?”

    常主任咂摸着,一般出书可要走些流程。

    李建昆道:“主任,您不必用以前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现在不是要发展经济,提倡改革吗,我觉得作为县机关单位,应该身先士卒。

    “您可以当成是一个商业行为。

    “我这边出资,提供内容,贵单位帮忙印出来就行。”

    常主任微微颔首,这个模式不算陌生,这不,前一阵才印过一本诗集。

    也是人家诗人自己出资。

    李建昆继续说道:“这本书呢,县里绝对乐见其成,我是学经济的,回来目睹了一些现状,有感而发,打算弄一本关于创业致富的书。

    “这跟县里的大方针,应该是相向而行的。”

    常主任暗松口气,这类书,那还真没问题,政治思路十分正确。

    瞅瞅对面,也感慨这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思想觉悟就是不同。

    放假回来还不休息,一心想着为社会做贡献。

    “噢,那问题不大,不过小李同志,希望你能体谅,按照规矩,到时稿子我们还是要审审的,通过才行。”

    “能理解,能理解。”

    “你想印多少本?”

    “不多,先弄个几百本吧。”

    “这样啊,那一批就能弄出来。”

    这种小批量印刷,搁这年头很常见,诗人贼溜。

    李建昆特清楚自己的目标客户,只有那么些人,多印浪费。

    谁呢?

    正是金主。

    没错,这个套路是这样的:

    金主爸爸出钱资助他出书,书印出来后,金主爸爸再花钱买书,自个指定要珍藏,还会塞给别人看。

    不信等着瞧。

    至于这本书后面,县里要不要再印,往市场上发行,扩大宣传,那不关他的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