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9章 晋王府贴告示  红楼之平阳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说着话,也就是这个时候,楼下传来一阵喧闹声,不少文人世子纷纷涌上来,而后三五成群的凑上一个桌子,点了酒菜,就在那议论起来,神神秘秘的,不少人还扯着嗓子在那争的面红耳赤,也不知为何,

    就在几人有些莫名的时候,楼下的侍卫,匆匆赶来,走到郑王世子身边,拿出一个宣纸,递了过来,

    “世子,您看,这是晋王殿下所传,和洛云侯在城门外对话所讲的故事,整个京城都传遍了,”

    周正白身子明显一顿,有些疑惑,大殿下和洛云侯对话的故事,这有什么好传的,

    琢磨一番,

    也有蹊跷,既然能传出来,必然不是要紧的事,遂放下碗筷,拿过锦布净手,把宣纸接过来打开一观,一桌子其他世子,不免得把目光看过来,手上的肉好似也不香了,

    “世兄,晋王殿下说的什么?”

    周良浩兴趣大起,大殿下难得随军南下,现在想来应该是动身了,为何还能传来一个什么故事,真是有意思,想来大殿下也在考虑以后的事了,毕竟太子的位子,还是没定下,不知谁先坐到太子位子上。

    “是啊,按照现在日头,还有刚刚眼线来报,大殿下早已经出城多时,而且安湖大营的士兵已经南下,晋王殿下的车架就在其中,这里,怎么又传来这一张宣纸呢,”

    周业文摇摇头,颇为不解,三位殿下,都被武皇设为监军,夺嫡之路算是开始了,最先出手的却是晋王,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

    “呵呵,问得好,这宣纸从何而来?”

    周正白已经打开纸张,开始看了起来,写的倒是普通,讲的是一位边军士兵未曾回家的遗憾,

    “回世子,就贴在市坊门口亭子里,属下就给拿来了,”

    侍卫不被不吭,哪里是拿来的,应该是直接给撕下来带走的,周正白倒也没说什么,把宣纸递给汉王世子周兴山一观,说道;

    “你们也都看看,本世子觉得故事平平无奇,但是内里的深意还未想好,说的是一位边军士卒,逼不得已从军,留下发妻守在村中,这一别就是最后一面,女子焦点就在改不改嫁之说,诸位世兄如何看?”

    周正白岂能不知道这些,汉唐遗风,女子并未有过多的束缚,改嫁和离,朝廷并不过问,就算在大武朝,也是一般,可是汉唐之后,儒家之学成为圣人学说,女子束缚日渐严重,“列女传”,“孝经”,“女戒”,“女则”,这些书出世以后,前朝时候,最为紧要,到了今朝,却没了这么多说法,

    “世兄,这故事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边军守边关,历朝历代就没有富裕之说,埋骨异乡为常态,家中妻儿未能见一面者不知凡几,而晋王殿下,却把这事和洛云侯的谈话,叙述下来,要知道,洛云侯就在关外,难不成他想拉拢洛云侯?”

    周业文顺眼看了一番,这些事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大武朝谁人不知,琢磨一番,难道是边军那边有人来京城,接触了大皇子,也不是不可能,边军困苦,谁要是给银子,这面子是要给的,那些边军就是饿狼。

    “业文兄此言差矣,边军如此摸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朝廷谁不知道,这里面,弟所看重的乃是此女子,是否改嫁,她不是写了一首词吗,最后一句,耀瑶台之环佩,烂绮席之履綦。杳咫尺之如晦,胡千里之可期。分明还是有些期望在里面,最后的下阕,要么等,要么就此断去,重新生活。”

    周运福看了一圈,觉得不是边军之问,而是这女子反应,应该也是文官的事,那为何在京城传唱,是不是那些文官起了由头。

    好似有些狐疑,目光转向周围那些学子,只见许多学子分成两派,不断地争论着,有人起身大喊一声,

    “都是妄言,女子本就是要恪守本分,从一而终,男子以从军换来的口粮,让其活命,要是再改嫁,此女忘恩负义。”

    “好,说得好,”

    “仁兄说得好,”

    此番言论一出,不光是他们那一桌,周围还有几桌人也纷纷喝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看过来,问询出了何事,

    就连周正白也觉得有理,女子完全是靠丈夫卖命的粮食活命,要是改嫁,那不就是无情无义之人吗。

    “谬论,诸位,虽然女子靠男子卖命粮食活命,但是那么多年男子音信全无,女子守节侍奉男子老母,直到离世,如此恩情算还完了,媒婆劝其改嫁,未必不是给她和幼子一个活路,人之常情,最后男子能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如此情怀的一句诗词,在下惭愧,并无所对。”

    “是啊,这女子未必没有还恩情。”

    “家中无男子,一女尽孝,仁至义尽,”

    “我等读书人,连个边军武夫都不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此上阙,无人可对。”

    又是一人感慨,几乎瞬间,二楼大厅中,众多还在争吵的人,面有惭愧,一言不发。

    几位藩王世子,心中所感,此情真金不换,男子至死都不忘发妻,但这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晋王和洛云侯,是何目的,圣人之道,牵扯天下文人士子,这样争论,难道是掀起舆情。

    “世兄,他们所言,皆有道理,就连我等都被带入其中争论,不管此女改嫁或者不改嫁,于女子所言,都是难以抉择之事,更遑论天下道理,但于她而言,仁至义尽,不管如何选择都是对的,”

    汉王周兴山有些感慨,天下事,有谁能说得清楚,就算是父王,不也是看不开吗,

    “哈哈,说得好,兴山兄,既然你都能猜透的事,他们这些赶考士子,还有书院的学子,岂能不知,只是他们不想这样,而是顺着人伦天道,圣人之学,硬要分出胜负,争强好胜比比皆是,为兄猜的不错的话,晋王殿下还有洛云侯,就是要以此话题转移南下平叛的紧张气氛,或许,朝廷里面还有其他后手,”

    郑王世子周正白脸色凝重,虽然刚刚所言一笑了之,也知道朝廷乃至陛下担心的,还是京南,这一仗,关乎中原京城的安危,和天下时局,为了京城安稳,只能转移天下人目光,未曾想大殿下竟然有此手段,小瞧他们了。

    一桌子人都是尽皆沉默,世兄说的在理,这样一想,就能理解晋王殿下的手段了,

    “世兄,这样的手段,会不会是洛云侯教的,晋王殿下可是刚刚出府,能有这心思,”

    周业文不太相信,三位殿下年龄不及弱冠,门人客卿都还未有一人,能想到这些,他有点不信。

    “是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