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二章 河西猗氏  战国大魏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安邑,河东平原的中心,天下第一强国魏国的都城。
    自上一次赵韩联军兵临城下以来,安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遭遇过大规模的战争
    相反,对外接连取得的一场场大胜,由此带来的魏国地位的提升,让这座原本就繁华的城市更多了几分气象。
    行走在安邑的街头,看着身前身后忙碌的人流,一位身穿赤色服袍的中年人眉宇之间尽是一片掩饰不住的笑意。
    “申儿,两年之间你时常往来于中原各地,也曾抵达过东方的临淄。”
    “在你看来,若繁华而论,这安邑比之洛邑、新郑如何?比东海之滨的临淄又如何?”
    中年人的话音刚刚落下,站在他身旁的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连忙就要躬身而拜。
    “启禀……”
    “唉!”
    年轻人的话语刚刚说出口,那名中年人脸上立刻显露出了几分责怪,嘴里也是吐出了一道长音。
    耳中听到这一道提醒声,又看到中年人看向自己的眼神,年轻人立刻意识到自己这是说错话了。
    “哦,父亲。”
    连忙改口之后,年轻人又看了看身旁的中年人,只见他的目光重新回到了周围的行人之上。
    “父亲,儿子以为若论繁荣,安邑虽然比新郑强出几分,但是却比洛邑、临淄差出一筹。”
    中年人听到年轻人说出的这个结论,双眼之中带着几分兴趣看向了他。
    “洛邑地处天下要冲之处,过去数百年之间1又是周室王畿之地,地位犹在安邑之上。”
    “加上周室天子权威日衰,列国商贾在洛邑城内交易更少拘束,自然比安邑更加繁荣。”
    年轻人的声音落下,中年人仍然没有开口,只是继续将目光注视着他。
    “齐国地处东海之滨,稳稳占据着渔盐之利。”
    “加上自管子之时齐国便重视商业,数百年间虽然历经政权交替但是国策从未更改,其商业自然比安邑更加发达。”
    年轻人一番分析落下,再看中年人的脸上已经转喜为怒,几分不满更是出现在了双眼之中。
    “照申儿如此说,这安邑是一无是处喽?”
    “若以繁华而论,现在安邑的确不如周之洛邑、齐之临淄。”
    似乎并没有感受到中年人脸上的怒意,年轻人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倏然之间,年轻人突然又话锋一转。
    “只是我看,若是我魏国能够一直强势下去,安邑定然会有一天能够超过洛邑、临淄。”
    中年人脸上的神情,在听到年轻人的话语之后,立刻又重新转怒为喜,双眼之中更是多了几分欣慰。
    “希望这一天不会太远。”
    “儿子以为这一天应该不远了。”
    话落,父子两人目光对视之间,一股笑容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了两人脸上。
    话说到这里,这父子两人的身份也就再清楚不过了。
    他们正是魏王魏罃与太子魏申。
    街道之上的这一番交谈之后不久,父子两人顺着街道又走了一段,最终在一座酒肆之前停了下来。
    看着酒肆大门之上空无一物,魏申脸上立刻露出了几分疑惑。
    “这间酒肆如何没有名字?”
    魏罃似乎对眼前这家酒肆的古怪并不感到奇怪,反倒是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申儿,可曾听说过猗顿其人?”
    魏罃的询问让魏申立时陷入了思索之中,脑海之中的知识开始重新浮现在了眼前。
    “曾听老师提起过西河之地的人物,其中便有猗顿。”
    “传说猗顿乃是鲁人,曾经向陶朱公请教过经商的道理。”
    “之后他来到河西之地,靠着蓄养牲畜发家,又因为河东解盐而成为天下巨贾。”
    “嗯。”
    听到魏申的回答,魏罃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越发感到满意了。
    能够临危不乱,也通晓天下之事,更具有足够的眼光。
    只要再经过些许的磨砺,就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了。
    带着满意的笑容,看着眼前繁华的酒肆,魏罃淡淡地说了一句,“这就是猗顿之子猗平开的酒肆。”
    说完,魏罃便自顾自地向着前方走去,而魏申不慌不忙地跟上了魏罃的脚步。
    等到两人走入了酒肆之内,眼前的情景却是让两人有些惊讶。
    虽然身处宫廷之内,见惯了华美与精致,但是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还是让魏申不得不叹了一句。
    “这酒肆还真是豪富啊。”
    这边魏申感叹着酒肆的豪富,另外一边一名容貌姣好的侍女已然来到了两人面前。
    “两位需要些什么?”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