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这些可都是宝贝啊!  我可不止是导演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江培安从温哥华飞京城,跟高园园、胡婧二女分别交流了一下感情后,又从京城直飞新阳。

    没错,新阳这座十八线小城市也是有机场的。

    这还要归功于某人……

    腊月二十三,江培安终于风尘仆仆拎着大包小包的赶到家里。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又叫祭灶。

    江培安老家的方言听起来有点像“鸡灶。”

    他从新阳市直接包了一辆黑车开到镇子口。

    前阵子刚下过大雪,泥路难走,司机也不敢往镇子里开。

    这种黑车专门从事拉人的活,放在后世有一个专业词语形容:

    专线车。

    悄眯说一句,这个真的赚钱,后世新能源车上市,买一辆跑专线半年就能回本。

    刚下车,大地一片雪白。

    脚下的小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耳边是人家办喜事请的吹唱团吹唢呐的声音。

    风里已经有了年味。

    “哟,安子回来了。”

    “安子没少买东西啊,看来是赚大钱了!”

    “这不是安子嘛,长得真光棍(帅大娘给你介绍对象你要不要?”

    ……

    回家的这段路上,不断有人热情的跟江培安打招呼。

    江培安手里拎着的,后面背着的,脖子上挂着的。

    大包小包几乎要把他压垮。

    这些东西都是胡婧和高园园给江培安家里人买的。

    衣服、保健品、鞋子、零食啥东西都有。

    如今的邮局也可以寄包裹,但速度奇慢无比,寄到家估计年都过完了。

    不过江培安还算好的,年关将至,许多外出务工的人都赶回来过年。

    每个人都是大包小包,甚至还有拉着小推车的。

    外出打工的人,一年基本上也就回来这一次,过完年初三初四又要离家。

    一年又一年,老树换新树,地里的庄稼割了一茬又一茬。

    后来家乡发展的越来越好,泥巴路也换成了宽马路。

    但路上来来回回总是这些人。

    钱没有赚多少,腰板却越来越佝偻……

    江培安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

    因为他印象里的那座小土坯房已经变成了水泥砌的平房。

    江培安这一年基本上没有缺过钱,民间小调每个月都在进账。

    他把这些钱寄回家一部分用来盖房子和改善生活。

    又寄给远在江浙打工的父母一部分。

    不敢多寄,生怕家里人担心他在外面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儿。

    饶是如此,也把家里人吓得不轻。

    他只好谎称自己在外面跟着剧组拍戏,小赚了一笔。

    “安子你回来了,赶快进屋,冻坏了吧我的乖孙。”

    奶奶的手里拿着木撑子心疼的说道。

    江培安的鼻子嗅了嗅,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油烟焦香味。

    “俺奶,你在炸馓子么?”

    “不止炸馓子,还有菉豆(绿豆圆子、小酥肉、酥鱼、油条、油角子。”

    奶奶笑着说道,连忙拉着江培安的手往厨房里走去。

    厨房里爷爷在烧锅,姑姑在翻油条。

    江培安跟爷爷姑姑问好,奶奶抓了一把馓子放在书纸叠成的小斗子递给他。

    “尝尝可酥?”

    江培安吃了一口,儿时的味道。

    “酥!”

    “俺奶我先喝口水去,嘴干的厉害。”

    江培安说完话后才发现,爷爷奶奶姑姑都抬眼看着他。

    他猛地反应过来,连忙捂住嘴笑着跑回客厅。

    ……

    “安子!你个狗日的,把我丢在农村,自己一个人浪到国外潇洒去了!”

    江培安在房间里归置好自己的物品,只听门外传来一阵嚎叫。

    不过这声嚎叫很快就怂了:

    “俺大奶你在家呢,我、我就是跟安子开玩笑不是骂他。

    呵呵,您忙您的不用给我倒水,又不是外人,呵呵。”

    这话不说还好,江奶奶听到“水”这个字,脸色更不对劲了。

    “家里炸东西呢。”

    奶奶面无表情的说道。

    “呃……我忘了,忘了嘿嘿。”

    江培安走到门口,只见王星星手里拿着相机,正笑呵呵的跟奶奶道歉。

    “还拿着相机呢,这快过年了都没停工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