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根本不堪一击  纵横三国:从召唤三女将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单纯的从兵力对比上,郭太的人的确比刘志宇这边多,看上去极具优势,实际上双方的差距并不大。
    而刘志宇这些士兵,有很多是一开始就跟着他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战力已经提升了很多。
    可以说这些士兵就是碰上正规军,都有一战之力,更何况是这些乌合之众,简直就是能以一当百。
    有这些人做核心,其他的人做补充,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郭太的士兵很快就被击溃了。
    以霹雳火裴元庆为箭头,两侧是索超和秦明,率着骑兵快速前进,很快就穿过溃军,杀到了中军之前。
    郭太看到这个情形,整个人都吓懵了,立刻带着手下掉头就跑,剩下的人自然是溃不成军。
    结果只经此一战,郭太就败局已定,收拢的兵马,只不过是原先的十之二三,剩下的不是战死,就是投降、跑掉了。
    郭太看着手下的残兵败将,心里懊恼的不得了,愤怒的大叫。
    「你们真是一群废物,我们有这么多的兵,竟然一战就败北了,你们还能干点什么。」
    剩下的这些大将互相观望,很快就达成共识,突然抽刀冲上来,把郭太乱刀砍成肉泥。
    这些人随后整顿兵马投降,让刘志宇队伍的规模,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刘志宇如此强悍的表现,把所有的人都吓住了,这里面就包括陶谦。
    陶谦看着手下说:「你们谁能告诉我,如何抵挡这伙贼人,以他们现在的实力,是不是可以平推整个徐州。」
    陈登点了点头道:「他们现在有将近二十万大军,而且有很多的猛将,我们根本就没办法抵挡。
    我觉得他们根本不是从荆州来的,而是从洛阳来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青州王对咱们动手,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咱们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就是像刘表求援,让他派兵进入徐州,和这些人交手。
    先不说刘表能不能打赢,就说他会不会派人来,本身也是一个未知数。
    交州的刘备表现的极其悍勇,拿下荆南四郡,已经是早晚的事情,同时还拿下了扬州大部。
    刘表现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刘备身上,要应付刘备,已经是焦头烂额,哪还有心思应付青州王。」
    曹豹焦急的说:「我和青州王交过手,他的手下实在是太厉害了,我们根本就抵挡不了,第二条路是什么?」
    陈登眯着眼睛道:「我们装作不知道这伙贼人是哪里的人,直接向青州王求援,让他的兵进入徐州。
    这伙人肯定会向那些士兵投降,不过在投降之前,必然会来打徐州,这样才能解除后顾之忧。
    我们要抢在青州王前面,向陛下上表,说是愿意入长安侍奉陛下,青州王一定会允许我们去。
    我已经联系过杨奉和张燕,他们愿意跟我们一起去,只要咱们能到长安,起码能性命无忧,锦衣玉食的过完下半辈子。」
    陶谦知道自己儿子是什么德性,如果死抓着徐州不放,最终肯定是灭门之祸,于是决定按照陈登的话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志宇接到飞鸽传书,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心中充满了无奈,只能改变计划,让这支军队向罗艺投降。
    然后带着这伙人返回洛阳,由陈庆之继续进行训练,作为将来进攻曹操的大军。
    袁术同样是个人才,看到陶谦投降后,立刻紧随其后,只不过他不要去长安,要去冀州享福。
    刘志宇自然是满口答应,命令杨林大军进入豫州,罗艺大军占领徐州,同时对荆扬二州施加压力。
    在拥有了这两州之后,他们终于见到大江了,一直在梁山
    .
    泊训练的水军,移到大江那里训练,并且开始建造各种战船。
    刘志宇本来想趁着扬州大乱,直接进入扬州,起码也要在那里建立一个桥头堡。
    结果这个主意被刘伯温否决了,刘伯温认为应该先巩固地盘,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情。
    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一切依然是囊中之物,只不过是早拿晚拿而已,根本没什么大不了。
    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荆州,确切的说是荆北四郡,这样才能把长江以北的地方,完全控制在手中。
    然后要考虑解决西北,最好是能把曹操赶到益州去,让他和刘备彼此掐,然后再坐收渔人之利。..
    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他们背后的羌、胡、鲜卑、南匈奴这些外族,也是蠢蠢欲动。
    刘志宇已经把袁术忽悠出去打外族了,这样在打外族的队伍里,又增加了一股有生力量。
    但是光凭袁术和公孙瓒,并不能完全解除后顾之忧,他们还需要调集兵力,在那些区域做出防守。
    刘志宇呆在后宫,和这些妃子嬉笑玩乐,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彻底放松,享受一个昏君的乐趣。
    蔡文姬笑着说:「夫君何必忧心忡忡,夫君手下的这些文臣大将,肯定能替王爷分忧。」
    杨玉环笑着应和:「文姬妹妹说的没错,的确是这个情形,夫君有这么多能干的手下,把事情交给他们就是了。」
    如今在这些妃子里,又增加了大辽萧太后和大清大玉儿,只不过她们一个被称为绰妃,一个被称为玉妃。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