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开会安排  火枪洗明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过完正月十五,威海卫都指挥使府衙迎来了天启四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都指挥使府衙的大堂内,威海卫都指挥使下辖的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二人,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二人,从四品。断事司断事一人,正六品。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六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一人,还有各卫所的千户,百户全部到齐。密密麻麻的一百来号人穿着各自的官服,规规矩矩的在厅堂内坐着,让坐在高堂之上的庞帅看的眼花缭乱。

    “成山卫、靖海卫、百尺崖后所、寻山后所、宁津所两个卫和三个千户所的指挥使和千户都来了吗?”

    “大人,属下在!”被点名的几人回答道。

    “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保证你们各卫各千户所下属百姓能在立春之后可以顺利春耕,你们回去时可以去卫库领取春耕所需的粮种,农具和耕牛。另外每卫各领取三万两银子,每千户所各领取一万两银子,用于春耕结束后,组织百姓开荒修水渠和筑路,发给百姓不可吞没,银子不够,照实上报申请。”

    “还有,开春以后,你们各部都要接受一部分流民,你们要安排好。同时,你们各部的兵士缺额也要尽快补满,部队也要严格训练,三个月后要形成战斗力,到时候我去了要是发现问题,有你们好看的!”

    “是,大人,属下遵命!”

    “威海卫刘公岛水师宋守备可在?”

    “大人,属下在!”

    “今年你们水师的重点工作有两个,一是筹建威海卫水师学堂,尽量招收身家清白,身无废疾,耳聪目明,口齿清爽,识文断字,年在13岁以上17岁以下的青少年入学。学习年限三年,两年在堂学习,课设地舆图说、算术、代数、几何、三角、驾驶诸法、测量、天象等;在船上练习一年,学习船上诸艺,火炮、火枪、刀剑、操法、药弹利弊、上桅接线、用帆诸法等,毕业后补入水师,并授官衔。其二,四年内在海参崴建造一个造船厂和一个海军基地。造船厂要有两年能同时下水一艘一级战列舰、三艘三级战列舰、六艘五级风帆巡洋舰、大小福船各六艘的能力,生产出来的战船优先补充海参崴基地的海参崴水师。海参崴水师的编制为三艘一级战列舰、二十艘三级战列舰、三十艘五级风帆巡洋舰、大小福船五十艘,威海卫水师连人带船先分一半去海参崴做骨干。基地炮台群实际情况你们自己定,以后海军陆战队在海参崴一个团,威海卫一个团,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水师守备宋增浩回答起来元气十足。

    位于西伯利亚的海参崴虽然冬季寒冷干燥,但是春夏秋三季气温却是舒爽怡人。最重要的是,西伯利亚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百年树龄的大树比比皆是,就近取材造船,可以省去很多麻烦。除了木材外,西伯利亚的煤炭、矿石、药材、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海参崴建立的基地不仅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还能反哺威海卫。

    “很好!各位,最近会有一批辽东流民来到威海卫被分配给大家,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安排好,不要因为处置不当引起民乱,他们可是我花大价钱在各地收拢回来的。你们天天嚷嚷缺人扩军,缺人种地,缺人做工,缺人造船,现在人来了,可要给我照看好喽!”

    “经历司甄经历,在哪里?”

    “大人,下属在这里!”经历司的甄小六站起来回答道。

    “嗯,坐下。本指挥使打算今年要在成山卫建一处大型的盐田,并且要在附近选择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建立一个大型的用于炼制精盐的盐厂,还会派重兵守护,这个选址和建厂的工作就交给你了。”

    在古代,盐的种类一般有三种,分别是井盐、湖盐和海盐,井盐的质量最好,也俗称精盐,但是由于其开采周期长,且开采成本高,产量一直上不来,再加上陕西和四川的运输成本也不低,使其价格也是异常的昂贵。湖盐的质量虽然比井盐的质量差一大截,但湖盐的产地主要分布在青海和新疆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路途遥远不说,运盐的风险也不是一般的高。质量最差的就是海盐了,海盐主要靠人们利用阳光来暴晒海水或者是用火来烘烤制成,杂质太多质量差。一些黑心的盐贩子甚至还要在这些粗盐里掺混上泥沙来谋取利益,不过由于海盐生产方便,价格便宜,所以大部分普通民众都是使用的海盐。

    虽然庞帅现在银库里还有一千六百多万两白银,但是现在地盘大了,人口也多了,事情也多了,用钱的地方就更多了。坐吃山空可不行,得多几条发财的路子才行。

    “武忠一郎,我们在扶桑松江藩发展的怎么样了?”武忠一郎,即效忠于庞帅的扶桑流浪武士,顺义营的首领。

    “禀主公,我儿武忠光司近日已被松江蕃大名堀尾忠晴收为义子,并赐婚,对象为堀尾忠晴的女儿。因为堀尾忠晴至今还没有儿子,所以松江蕃大名堀尾忠晴要是发生意外,吾儿将有很大机会继承松江蕃,你看是不是现在?”

    “不急,等你儿掌控了大半个松江蕃的时候再行动,稳妥一些没坏处。”

    “是,主公。”

    松江蕃,江户时代的一个封蕃,听着不太出名,但是它的所在地和前身大家伙肯定不陌生。出云国,一个扶桑的传奇之地,一个华夏的历史见证。作为地球联合政府的华夏籍公民,庞帅还是学过华夏历史的,在地图上找财源时看它不爽,那就搞它一下。

    之所以选择松江蕃,除了历史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南边就是后世的大田市,这下,明白了吧。

    位于日本山阴地区的岛根县的大田市,有着世界有名的银矿,石见山银矿,一个大的吓人的白银矿。

    石见山银矿发现于十六世纪,曾是十七八世纪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银矿床之一。石见山银矿从一五二六年开始开采,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停采闭坑,经过了四百多年的开采历史。石见山银矿从日本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一直都是日最大的银矿山。十七世纪,这里的白银产量占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16年(庆长5年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失败,被德川家康大幅减封,石见银山被江户幕府纳为直辖领,派驻银山奉行管理,第一任银山奉行就是有名的大久保长安。而石见山的北面就是松江蕃,离的很近很近。

    庞帅打算通过扶持效忠自己的扶桑武士在扶桑扎下一根大钉子,等时机成熟,就干它一票大的。

    “武忠一郎,等散会后,你回去一趟,采购一批扶桑女人回来,有多少买多少。等以后你们顺义营作战立功的时候,会做为赏赐给予你们。今年你们顺义营就扩编成一个团吧,扩编后,忠诚教育和汉语教育和纪律教育优先放在首位,明白吗?”

    “是,主公!属下及全体顺义营将士必誓死效忠于主公您,谁要是敢背叛您,我等必砍下它的头颅来献于您让您当蹴鞠踢。”武忠一郎大表忠心道。

    “嗯,放松,我相信你,我忠诚的部下。”要说现在谁最听话,除了克隆人,就是这伙扶桑武士了,其他刚加入威海卫的大明百姓还有待慢慢培养。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