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九章 我在家乡很有名气?  我可不止是导演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老小子,又跑哪去鬼混了。”

    江培安嘴里嘟囔了一句,拎着行李直接从机场打车回去。

    江培安坐在出租车里,感受着世纪初的新阳市。

    天气阴沉,整座新阳市都被乌云罩着,不过路两边张灯结彩的新年氛围却是将这份阴郁冲淡。

    新阳市发展缓慢,就算是在蓬勃发展的后世,也只不过是三线城市。

    有一种说法是,整个新安省的城市都是发展省会的“充电宝”。

    结果霸都依旧存在感极低,就连省会的位置都被徽京“金陵”给抢走了。

    当然,这些只是调侃。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新安省如此,其他省份的城市也避免不了“输血”。

    出租车转到市区的时候,江培安意外的看到了《飓风营救》的巨幅宣传海报。

    海报上,于嵘光身披黑色风衣,表情严肃冷峻,看上去冲击力十足。

    “老丝儿,这电影好看么?”

    江培安指着宣传海报问道。

    “老丝儿”这种称呼一般应用在相互不熟悉的人打招呼中,主要存在于市井坊间。

    年老的、年少的,大都以“老丝儿”呼叫彼此,口气随意,方言味十足。

    大概就是“老师”的意思。

    “好看啊,咋不好看,俺拉过的乘客都说这部电影很牛逼。”

    出租车师傅看了眼江培安的指的方向,收回目光后说道。

    “我看也就一般般嘛,听名字就是打打杀杀的东西,还不如去看成珑。”

    江培安漫不经心的说道。

    出租车师傅瞥了一眼江培安,语气有些冷了:

    “小半决(年轻人别以为伱出去打两年工就见过世面了。

    你可知道,这部电影导演还是俺们新阳人,好多小年轻都冲着这一点去电影院看。

    就连成珑新上的电影在俺们这儿都比不过它!

    你这句话要是在外面喊一嗓子,你非挨揍,懂不?”

    新阳民风还是比较彪悍的。

    早期的时候,年纪大点的人都听说过一句顺口溜:

    蚌埠偷,淮南抢,新阳没有嗯嗯党,麻雀也能喝二两!

    说的是九十年代大家都很穷,那阵子社会治安不够好的事情。

    蚌埠火车站是大站,依附火车站生存的小偷很多,名声在外。

    淮南因为煤矿特别多,赶上下岗潮,有些煤矿上的失业工人为了维持生计流窜着去抢商店和抢农村人。

    新阳嘛,违纪现象特别多,黑色势力猖獗,经济落后,民风彪悍。

    还有一种说法是,据说解放前上学都带枪。

    “麻雀都能喝二两。”

    大概就是喝酒前:

    我不能喝不能喝,哎呀,一点点就好,哎呀哎呀,倒多了倒多了。

    喝酒后:

    哎,给我看见没喝酒啊小老弟,给我小老弟满上。

    来来来,今天高兴,感情深一口闷,我干了你随意……

    终于,在东北小老弟喝醉后,新阳小老哥想起桌上的地锅鸡还没有吃完。

    拿起锅边的锅巴馍安静的啃着……

    江培安一愣,他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自己在老家这么受欢迎。

    “老丝儿,这个电影的导演,可有说是咱们新阳哪儿的?”

    江培安掏出一个眼递给出租车师傅。

    老司机一瞧是华子,不客气的接下夹在耳朵上,把自己的黄皖给江培安散了一根:

    “搁咱家都抽这个……据听说是新南县的?也有说是太和、临泉的,搞不清楚。

    不管是哪的,反正肯定是咱新阳人,肉烂在锅来里肯定不会跑出去。”

    听到这个奇葩的比喻,江培安笑了笑。

    看来自己的身份还没有彻底暴露,要不然这个年都不好过咯。

    出租车一直把江培安送到家里。

    王星星提起得到消息已经在家门口接他。

    “哟,这不是江大导回来了嘛,欢迎领导下乡视察!”

    王星星咧着嘴在门口笑着道。

    “去你的,赶紧过来帮忙拿东西。”

    “好嘞。”

    一年不见,王星星这家伙变得又黑又壮,整个人干练不少。

    “老齐呢,咋一直没看到他,我还想他给我接机呢。”

    江培安往屋里拿着行李,父母和爷爷奶奶也闻讯赶了出来。

    “齐总去霸都开会了,他没跟你说么?昨天夜里就赶过去了啊。”

    王星星问道。

    “这都快过年了,咋还往霸都赶,啥会议啊这么重要?”

    “嘿嘿,新安省曲协……”

    王星星嘿嘿一笑,脸上很是骄傲。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