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毫无疑问,赵阳通过双一级工程师考核的事情再度引发了全民热议,不过大家对此即感到震撼,又显得没那么震撼。
与此同时,围绕赵阳所引发的轰动,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泊,产生了浪潮不说,还连带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这不,有一大票人正在紧锣密鼓行动中。
首先是党中央于今早召开了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
会议内容紧紧围绕赵阳昨晚上连夜提交上来的‘成立电子信息分院’事情进行,并商讨研究划定专项研究小组成员名单...
其次是半导体和计算机领域的所有相关单位都派遣技术人员和专家教授及工艺员和工人前来京城参加赵阳许诺为期一周的紧急教学培训。
原本在京城的计算所单位以及辽河晶体管厂以及哈军工计算机院系就不说了。
其它像复旦微电子系半导体实验室、研发和生产磁芯存储器的苏州电子厂、沈阳电子仪器厂、上海无线电一厂、南京无线电一厂、天津无线电二厂、高频电路研究实验室...等等。
甚至连京城就近的中专技术院校都派老师和优秀的学生前来学习。
不像后世改制过后的情况,目前的工业产区大部分都是产学一体,甚至是产学研一体。
可以说较大的国企厂矿都有配套的中专或技校培养技术人员和工人。
所以有些苏连援助建设的工厂院所都有配套的中专院校。
这些院校、工厂、实验室等研制单位成分不一。
有些是苏连手把手援助的,水平能称得上国内顶尖,世界一流。
有些是民国时期丑国派人来援助的,在建国后恢复整顿改良,水平参差不齐,与世界梯队相比,只能说二三流左右。
不过现如今有百分之八十的电子元件都是这些厂所贡献的。
至于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则是从苏连和西方各国进口。
最远的单位团队是从南方赶来的,尽管抵达京城或许要两三天之后,但对于带队的这人来说,哪怕只有一天时间,但能够面见赵阳从他那里解惑,这都是值得的。
带队的人叫江强,是一位少数的科学家和领导者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能冲一线搞研发,也能管理团队,游刃有余。
在电子、经济、军事、战斗、生产、外交等诸多领域都担任过要职。
就在昨晚上,江强都还在研究锗晶体管的优化工艺,想着如何流水线生产下,节省锗的消耗。
结果来自京城的一通电话让他足足在原地愣了许久。
那是江强在辽河晶体管实验室的同学。
他说赵阳同志拿出了第四代计算机,并且应用了单晶硅晶体管。
且,赵阳同志拥有该晶体管具备流水线量产的工艺,相比起来,能耗不高。
“其实我很早就意识到未来晶体管的主要原料肯定不是锗,毕竟它的原料储量和产量都很有限,也没太大的提升空间,最有可能的材料就是硅,我的思路方向是对的!”
火车上,江强正在跟团队的同事讨论着。
“江总师,可苏连那边认准了锗晶体管,他们觉得这就是以后晶体管的发展道路。”
团队中,有来自中南冶金技术人员回道。
“也有可能是他们错了呢?其实上边也怕走错了路,所以按照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的原则,让简宏放去搞硅晶体管,结果没想到的是,再度听闻消息却是从赵阳同志那里,而非简宏放。”
江强有些感慨,从听闻这个声名显赫的年轻人到现在才多久?
关键本以为没交集的对方,居然时隔两三个月弄出了第四代计算机,还在半导体领域弄出了单晶硅。
至于简宏放,他就是昨晚上打电话通知江强的那位同学,也是现在在中科院把关赵阳考核的院士之一。
在五八年,他就成功拉出了单晶硅。
时隔三年后就通过区熔法实现了单晶硅7.9纯度。
而且工艺基本是他自个摸索出来的,丝毫未参照借鉴苏连那边。
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能耗超级高,用高频交变电流才能把硅在真空环境中加热到熔点(1414度)以上。
......
某个不起眼的街道旁,竖立着一栋不显眼的小楼。
楼虽小,但却是正儿八经的砖混新楼,建筑共三层,层高都不低,窗户又大又亮堂。
进出小楼的人大多四个口袋,楼前停着型号各式的轿车,车水马龙,路过的人偶尔会瞥一眼小楼,心知这可能是某个中央单位,且重要性不低。
毕竟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央机关都在用前清的老四合院,地是凹凸不平的,墙是长满霉点的。
不过这样的单位在京城随处可见,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群众甚至还会自发充当眼线,监督有没有可疑人员在附近鬼鬼祟祟。
在小楼的三层最里面一间办公室,赵阳自昨天下午被金老拉过来后,彻夜未离不说也同金老一样一夜未眠。
当然了,期间他回了一趟仓库,把之前准备好的教学教材给拿到车上,等下从金老这里离开,就直接去中科院。
而这一晚上,他除了写份报告递交给总理外,其它时间都在跟金老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事情。
这是金老在昨天下午三人说起科研体制改革后意识到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他的方法就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制度,垂直的对研究机构和部门进行扶持。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这个制度是金老在晚年向中央提出的几个重要建议之一,2003年第一批国家实验室挂牌成立,其中航天部门的实验室就叫金老实验室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