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四章 科研体制,筑牢根基!  四合院:让你接济贾家,你竟全送入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赵阳浑然不知他一句话却引发了总理对科研体制调整改革的深思。

    但尽管不知对方心中所想,可看着总理那眉头紧皱的样子,金老和赵阳皆意识到他面临的难题。

    “有你们两位同志在,正好听听你们的想法,我个人能力终究有限。”

    皱眉苦思的总理注意到赵阳和金老也停下了进餐举动,于是眉头一松,笑着把体制改革的难题抛出。

    闻言,金老先看向赵阳,见他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便说道:“在丑国那边,采用的是市场化导向科研体制,他们的老板会想办法剥削科学家和实验室以及全体员工。”

    “例如我国的二级工程师,在丑国的实验室里,年薪约莫两万至三万美金左右,一级工程师的年薪最高能达到五万,而有的公司是根据实验室成果采用提成的方式,底薪给的很低,但上限会很高。”

    赵阳摇摇头接话道:“我们无法照搬甚至参照丑国的科研体制,他们是资本家,能开这么高的工资,说明对方有办法从科学家身上赚到远高于工资的收益。”

    自从二战后丑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跟黄金挂钩,这时候的美金是真美金,十分坚挺。

    像是丑国的一名普通工人,往往一天的开销只需要一美金就能撑起一个大家庭。

    这主要得益于丑国在二战中发了战争财,拥有黄金占当时世界各国官方黄金储备总量的75%以上,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通过二战流到了丑国。

    “赵阳同志说的没错,他们那套体制固然能够极大发挥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生产力,提高科研系统的运转效率,就连苏连也比不上,但这与我党的宗旨是所违背的,我们得另摸索出一种道路。”

    总理再度皱眉,先不说国家没有那么多钱,即便有,那就算给的再多,可供消费的层面还是远远比不上丑国。

    “至于苏连那边...”金老组织了下措辞,条理清晰的接着说道:“苏连的科研体制没有市场化,但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科研风气,是从帝俄时代开始形成,延续至今,有两百多年。”

    “这种风气在他们的科学家群体形成了一种精英意识和自我追求、自我挑战的文化。”

    “在科研的道路上只要是能摸索出前进的方向,他们都要去探索,赚不赚钱、失不失败、困不困难,他们都要全力以赴的去做,不为别的,就为一份荣誉。”

    这话让赵阳听得一阵苦笑,是啊,尽管我国仿照苏连的科研体制,但科研精神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时间来培养。

    总理惆怅道:“我们也有几百年的传统,但效果却是完全相反的,两百多年前,俄罗斯科学院成立,而我们的读书人在干嘛?在考科举,考上科举之后呢?做官!”

    “我们的科研事业想要有所成就,创新发展,就必须扫除这些不良传统,形成新的风气。”

    这个话题没有再继续,而这个问题自然需要中央进行开会讨论,群策群力来进行解决。

    但核心方针路线,赵阳和金老以及总理都达成了一致的理念,那就是必须要提倡科研荣誉感和科研攀登精神。

    “这个运行体制很急,我今晚就向主席同志汇报,尽早的建立起我们自己科研创新运行体制,这样才能为以后更大的场面奠定基础!”

    总理目光如炬,一针见血的说道。

    赵阳内心松了口气,想要建立高楼大厦,根基很重要,得十分牢固。

    金老同样如此,打根基这件事其实他一直在做。

    只是他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耽搁,抽不来时间和精力来规划,所以见效缓慢。

    随后,由金老起了个头,赵阳便同他热火朝天的围绕‘导弹’这一块聊了起来,兴起之际,就连总理什么时候离去都未曾注意。

    “导弹的定义是一个在发射出去以后还能控制和改变方向的飞行器,火箭不一定是导弹,因为许多火箭发射出去后并不受方向控制,导弹也不一定是火箭,因为导弹不一定用火箭的发动机来推进,它也可能用普通的航空发动机进行,就比如德意志的v-1巡航导弹....”

    赵阳夸夸而谈,面向金老述说着他对导弹的了解。

    “我们必须注意超声速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与翅膀和空气动力的控制面的厚度关系,要减少空气的阻力就得把厚度减小,越薄越好,但这样一来,薄的翅膀容易弯曲,在负载时容易变现,进而会引发空气动力负载的变化......”

    而随着他越说越深,越说越细,金老对赵阳的认识也不断刷新,甚至有些尖锐的理论问题由他说出后,前者更是皱眉深思。

    “我觉得你应该加入空气动力实验室,你的学术水平完全不弱于我,这是第五研究院名下的实验单位!”

    金老此刻神采焕发,脸上洋溢着不受控制的笑容,可以说自从六零年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后,他从未像现在这么高兴。

    “这个好说,金老,我也想向你发出邀请,担任探月工程的协助顾问!”

    赵阳早有准备,放下餐具,朝他伸出右手。

    “荣幸之至!”

    ......

    与此同时,海峡对岸,岛屿上的民众人心惶惶,不少果党高层更是陷入了恐慌。

    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一则传言表示:丑国可能过几年跟琉球脱钩,想跟大陆建交,海峡两岸一碗水端平!

    这个谣言过于耸人听闻,果党和丑国政府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声进行否认。

    但随着这则谣言逐渐平息,果党总统府办公室,一则绝密级情况让光头的脸色变得凝重。

    “大动作?”

    光头看完情况后有些无语,这消息传递过来,好似说了什么,却又什么都没说。

    “没错,他们这次进行的将会是不下于原子弹工程的同级别工程,我们安插在大陆很多地方的卧底都能证实,他们抽调了将近三四万人的队伍。”

    汇报人是吴敬中,这个老狐狸时刻注意光头的神态,见风使舵。

    “把这则情况汇总给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