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二章 产业规划,三步策略!  四合院:让你接济贾家,你竟全送入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四代计算机...批量生产?

    毫无疑问,赵阳所提出的规划构想让在场所有人情绪变得兴奋起来。

    这不难理解,在第二代计算机都还没研发成功的当下,他们即将批量生产第四代计算机,远超苏连和丑国,遥遥领先。

    简直可喜可贺!

    “赵阳同志,能不能进一步说说这个团队的构思?”

    待情绪稍微平复,哈军工的齐子明和欧伟华异口同声的问道。

    两人其实想一块去了,都想自个的人员,在赵阳这个新团队中占大比重。

    当然,如果能把哈军工和计算技术所的所有人员都合并,组建一个新的单位,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昨天我跟总理对计算机和半导体领域这一块进行了深入细聊。”赵阳也不磨叽,直言了当说道:“按照我的产业规划构想,于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名下成立电子信息分院,抽调你们三家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从事计算机和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

    赵阳说到这里,在场的诸位院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个新单位分院成立,院长自然归属赵阳。

    可按照他所说,在场的三家单位不是并入到这个分院当中,而是属于合作关系,配合研发。

    “赵阳同志,我想知道总理的态度!”欧伟华沉吟了一会,问道。

    赵阳笑道:“总理说如果我有这个能力,党中央会大力支持。”

    昨天他去西花厅可不是白跑的。

    除了让总理坚持住来自国外的压力。

    他更是进一步向总理说明计算机和半导体芯片的重要性,算是提高了总理对这一块的认知。

    而在此之前,总理的认知是,计算机是一种工序非常繁琐的手工定制机,只适用于小范围的领域。

    说白了就是还不够重视,但赵阳提高了总理的重视程度。

    不过仅仅如此还不够。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上,纵观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时间轴,大致可以分为七个时间节点。

    从40-50年代的晶体管时代及iC诞生。

    60 年代集成电路制造进入量产阶段,iC 进入了商用阶段。

    70 年代个人计算机出现,大规模集成电路进入民用领域。

    80 年代 pC 普及, 整个行业基本都在围绕 pC 发展。

    90 年代 pC 进入成熟阶段。

    21 世纪前 10 年互联网大范围推广, 网络泡沫和移动通讯时代来临, 消费电子取代 pC 成为半导体产业新驱动因素。

    2010 年至今大数据时代到来,半导体产业经历了增速放缓逐步进入成熟。

    可以看出,以计算机和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时间线来说,半个世纪都算少的。

    所以赵阳希望上边能持续重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为此,他打算分三步走。

    首先是提高党中央的领导班子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认知,这已经完成了。

    其次是他自身展现出足够的学术能力和有领导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才能。

    最后就是通过登月项目为计算机的作用打响名声,一举奠定计算机的发展基础。

    而最后这一步,其实是给二代甚至三代接班人看的。

    说白了就是让他们知道,计算机很厉害,是接下来半世纪的战略级产业,不可忽视。

    “赵阳同志,我想问下电子信息院为什么要在第五研究院名下,我认为它足以成为国防部甚至直接归属党中央领导的一个大部门,毕竟你也说了这个产业关乎我国接下来半世纪的各领域发展......”

    齐子明有些不解,而他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起步低了,赵阳应该争取更高的单位编制。

    “齐院士,目前我们只还是苗头不是吗?”赵阳顿了下,跟着又道:“在计算机没有发挥足够重要的作用之前,我们无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那在上边人眼里,就是纸上谈兵。”

    对比齐院士想一步到位,赵阳则是想徐徐图之,反正在不久后开展的登月项目中,有舞台让计算机亮相。

    只是这一点,碍于保密条例,他现在不能跟在场的院士说。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

    前文曾说过,等过了年,上头就会增设第七机械工业部,隶属国防部五院名下,由赵阳担任总设计师,专门负责研发洲际导弹和战术导弹。

    这其中有个关键,根据赵阳了解到的情况,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就是那位鼎鼎有名的金老。

    可以说算赵阳多做了一手准备,以金老的身份地位和他那长远目光,想必计算机和芯片产业很容易能得到他的背书,从而进一步加重在党中央的地位。

    “齐院士,赵阳同志说的没错,目前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快速掌握第四代计算机技术,将它彻底吃透,从而尽快的落实到相关工厂车间,进行流水线批量生产。”

    接话的是欧伟华,在赵阳眼里这人好似知道些什么。

    也确实是赵阳,欧伟华结合赵阳前后的一番话,想起了前段时间被总理叫去西花厅的情景。

    当时总理问他所里的计算机距离正式研发好,并投入使用还有多久?

    欧伟华记得很清楚,当时他回复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能够明显察觉到总理眼中闪过的失望。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