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砰!砰!砰!...”
尘土飞扬中,李云龙趴在壕沟内,正采用半自动点发一下一下的扣着扳机,并感受着这把枪的手感和各方面性能。
其实别的不说,光是这把枪能容纳三十发子弹,并且重量才六斤半,李云龙就知道,这把枪已经超出五六式步枪太多太多了。
要知道五六式步枪不仅同样是有效射程四百米,且重量高达七斤六,而弹仓容量更是只有十发。
对比之下,一目了然。
再加上赵阳所说别的优点性能。
李云龙想来,综合对比,现如今我国的轻武器设计制造用粗制滥造来形容也不为过。
在点射了三十发子弹后,李云龙停了会,换好新弹匣,然后调到连发模式,一口气把剩下子弹全倾泻完。
“老李,感觉怎么样?”
孔捷等李云龙站起来,立马问道。
而丁伟则是上前几步,把手靠近枪管,感受着发热情况。
“他娘的,这把枪不错....你们打了就知道了。”
李云龙想说什么,却又难以清晰的表达,只好怒骂一声,挥挥手表示他们打了就明白了。
与此同时,警卫连的战士一路小跑把靶纸拿了过来,递给李云龙。
“老李,等下老孔打完你去感受下枪管的温度,这把枪的枪管也不知道用的什么材质,我感觉能持续打出几千发子弹而不用担心过热的问题。”
丁伟走过来看了眼靶纸说道,说实话这时候看靶纸其实意义不大,因为这其中掺杂个人枪法的因素。
“你说什么?几千发?我的老天爷!”
孔捷一下震惊了,然后看向赵阳。
李云龙也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一脸震惊的看向赵阳。
“正确来说,打够两千发就得对枪支进行一次保养,若不然就会损伤枪支,以及活塞取出困难的问题,还有导气孔由于火药残渣堆积变小的种种问题,而要是不顾枪支损伤,理论上来说,这把枪能连续发射五千发子弹的极限数值,之后要是还持续射击,就会出现弹道偏离,精度丢失等问题,而枪管寿命最大数值是一万发...”
这就是材料提升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了。
而连续发射是指打空一个弹夹就立马换一个,打空一个换一个。
“一万发?我的老天爷,当年我们的战士要是配装这把枪,绝对能减少很多损失。”孔捷不由想起了抗美援朝那会,接着又朝赵阳问道:“对了,低温环境下,这把枪的使用情况如何?”
“能承受零下45度最大值的低温环境使用。”赵阳想了想,还别说,抗美援朝那会要是有九五,绝对够丑国大兵喝一壶。
不过纵使错过了这场战争,赵阳心知在十六年后,还有一场自卫反击战。
也因此,他才在今天拿出九五式枪族,先在三位将军面前亮个相。
不要觉得这太早了。
要知道一把枪的全面列装部队,这往往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就说原本历史上,九五式枪族从思路的产生、到研究论证、再到定型生产、最后全面配装,可是足足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
时间跨度赫然从一九七零年拉到了一九九六年。
这期间固然有那阵风的影响,导致某一阶段的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徘徊之中。
但即便排除这个因素,也足有十几年之久。
第二个用枪的是丁伟,这会倒是不用麻烦赵阳,他自个就学着赵阳刚刚的动作压子弹。
只见他一边压子弹一边说道:“赵阳,这把枪的配件你带过来没有?我想加装个瞄准镜,一口气把六十发子弹给打完!”
赵阳应了一声,该带的自然都带来了,甚至连午饭他都想好怎么安排了。
“这是白光瞄准镜,放大倍率为三倍,这一三五三个字样分呗代表100m、300m和500m...”
赵阳把瞄准镜给安装到步枪上,同时给丁伟细致讲解如何使用。
期间,李云龙从步枪上拆卸下刺刀,然后跟孔捷一边观摩一边交谈。
“老孔,如果在战场上拼刺刀,就拿小鬼子来参照,那么我们现有部队的刺刀训练战术,以这把枪为基础,全都得推翻重新设计。”
李云龙是拼刀的行家,所以这也是他的一个关注点。
“老李,你说的没错,而且你发现没有,这刺刀其实就是一把匕首,设计的非同凡响,的确如刚刚赵阳他所说,具备多功能用途...”
孔捷听懂他意思,赵阳这把枪没有枪托,所以自然比别的枪短一截,那么拼刺刀如果不训练针对性的战斗身法,肯定得吃亏。
随着爆响震耳的枪响起,两人也停止了交谈,纷纷都眯起眼用望远镜看向丁伟射击的方向远处。
而相比李云龙刚刚只体验了点射和连射两种模式,丁伟还外加进去了战术动作,模拟各种战场地形情况下的应对方式,来考验这把枪。
足足六十发子弹被丁伟以多种方式造完,他回来时不顾满身尘土,哈哈大笑,“这把枪简直是神兵利器!”
“老丁,看把你高兴的,快把枪给我。”
孔捷等到现在已经迫不及待了,主动上前从丁伟手中接过枪,然后开始压弹。
一旁的警卫连长也目露期待,不过他深知能有得打就不错了。
“赵阳,这把枪跟总装备部那边报备过没有?什么时候列装?”
丁伟今天不是来学习理论武器知识的,大概知道这把枪的性能优势,以及上手体验过就行了。
要是这把枪能列装部队,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