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5章:指责高士廉,长孙无忌觐见  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你说得对,但此事得从长计议才行。”

    “且现在朝廷的事情太多了,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这是敷衍长孙无忌的话,但也是有想法以后再考虑。

    华夏钱庄是国之重器,掌握在方源的手中他不放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才放心。

    “这臣告退!”

    长孙无忌犹豫片刻,行礼后退。

    他看得出,李世民是敷衍他的,不打算追究。

    这是情理当中的,他并没有感觉特别的意外。

    毕竟华夏钱庄是方源创立的,夺去的话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方源没有犯错。

    但李世民不好意思,不代表他不好意思,他这次觐见只是开始。

    很快,长孙无忌就离开。

    同样,他没有返回吏部,而是去了中书省找房玄龄。

    “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长孙尚书,何事让你亲自过来啊?”

    房玄龄看到长孙无忌亲自过来感到惊讶。

    但惊讶归惊讶,他大门敞开,欢迎长孙无忌的到来。

    “确实是有事。”

    “房相,你对华夏钱庄怎么看?”

    长孙无忌颔首,在房玄龄对面坐下。

    “新鲜的事物,朝廷的重器,对未来的发展必将很深远。”

    房玄龄想了想说道。

    钱庄是才出现一两年时间,以前都没有的。

    这种新鲜事物应该能够影响很深远,是利国利民的重器。

    “既然是重器,为何掌握在方源和皇帝的手中?”

    “皇帝几乎不管,就相当于方源一个人控制了华夏钱庄。”

    长孙无忌沉声道。

    “此言何意?”

    房玄龄眉头微皱,不太确定长孙无忌的意思。

    “既然是重器,就不应该由一个人掌管,而是由朝廷掌管才对。”

    长孙无忌沉声道。

    房玄龄明白了,但是他没有说话。

    他想过华夏钱庄这么重要的东西应该该朝廷掌管的。

    但那是方源搞鼓出来的,方源现在也已经是户部尚书,没必要闹得那么难看。

    所以最终就什么都没说,一直到现在长孙无忌提起,又让他再次考虑着这个问题。

    “我觉得,以房相心怀天下的胸怀来看,必定也是觉得华夏钱庄应该归朝廷掌控的。”

    “也许我们应该联合其他大臣,一同说服方尚书,让朝廷给一些补助给方尚书,让他将华夏钱庄交由朝廷掌管。”

    长孙无忌见房玄龄沉思,猜测到了几分。

    因为他知道,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样,都心系天下,很少有私心。

    这样的人面对这样的事,更多的是考虑朝廷,考虑大局。

    “我虽然有想法,但是觉得这很不妥。”

    “就像是强抢了方源的东西,难以说服良心。”

    房玄龄叹息一声,摇摇头道。

    华夏钱庄国之重器,什么补助都有点假。

    “此言差矣,我们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怎么能说抢?”

    “方尚书可能不会很乐意,但他是识大体的人,肯定会愿意的。”

    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

    方源同不同意问题不大,同意的大臣多就行了。

    面对群臣的意思,方源的意见就不重要了,朝廷直接派人去管理华夏钱庄即可。

    “我要想想,你先回去吧。”

    房玄龄没有给出答复,摇摇头道。

    “好的,我去找其他大臣聊聊。”

    长孙无忌没有追问,也没有逼迫。

    他就知道,房玄龄不会这么快答应的。

    但是没关系,如果更多的人答应了,房玄龄也会答应的。

    从大局上考虑,华夏钱庄归朝廷管理,更加稳定于归方源和皇帝管理。

    房玄龄送长孙无忌出门口,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心中叹息。

    他感觉长孙无忌是故意刁难方源,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钱庄确实归朝廷管才好。

    很快,长孙无忌就去找了另外一位大臣,一位又一位,跟他们说华夏钱庄应该归朝廷管理。

    长孙无忌这么明目张胆联系一众大臣很快就让方源知晓。

    “真是不让人安心!”

    “舅甥两人都盯着华夏钱庄。”

    方源眼神一冷,喃喃道。

    华夏钱庄的重要性只有方源知道。

    如果不是华夏钱庄,研究院的火铳根本就造不起。

    还有其他研究的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华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