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9章 平乱(二)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千总嘿嘿一笑道:“弹劾国公爷?下辈子吧!”
    话音未落,千总举起手铳对着知府脑袋扣动扳机:
    “砰!”
    一声枪响,无锡知府顿时脑袋开花!
    ……
    松江府
    “打死贪官家属……”
    夏府外,黑压压围满了青皮无赖,他们鼓噪喝道:
    “冲进去,把镇压请愿的贪官家属乱棍打死!”
    一片呼喝声中,数十块石块、砖块砸入府中,众多青皮拼命敲砸夏府大门……
    在人群远处,几个衙役百无聊赖的看着这些青皮们的行为,丝毫没有劝阻的意思。
    夏府内,众人人惶恐,夏允彝为官清廉,家中并没有雇佣家丁护院,一旦外面的人冲进来,恐怕下场会很悲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年纪九岁的夏完淳正坐在院子里读书,听府外传来的叫嚷,再看看家人的惊慌失措,他缓缓从椅子上站起,脸上没有丝毫惊慌之色。
    “孩子,快进内宅紧闭房门,千万不要出来。”
    夏夫人急急忙忙跑过来,抓住夏完淳的手就走,夏完淳却对母亲说道:
    “娘,孩儿不走,一旦他们冲进来,躲在哪里都一样,快放开孩儿,孩儿和他们拼命……”
    夏夫人慌忙叫道:
    “不行,你父亲不在家,娘绝不会让你冒险……”
    夏允彝原来只是一个知县,被神武皇帝任命为苏州知府,因为平乱有功,刚上任南京户部侍郎。
    历史上,夏允彝的仕途很短暂,只做过福建长乐县令,时间约五年左右。
    在官期间,他治绩优秀,成为当年由吏部点名表扬的七位知县之一,并受崇祯皇帝亲自接见。
    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夏允彝急忙拜谒史可法,商议恢复大计,由于南明弘光政权的迅速崩溃,夏允彝在林野乡间仍旧想有所作为。
    当时满清在江南的统治还不稳固,义师纷起,明朝残余军事力量散落其间。
    于是,夏允彝暗中写信给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吴志葵。
    商量准备合兵攻取苏州,然后收复杭州,再进兵南京,以图保有明朝江南半壁河山。
    也就是在那时,年仅十五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马上和父亲一道加入戒旅军中。
    可惜,吴志葵无长远谋略,军将多懈怠贰心,苏州城不仅未被攻下,这些残明的乌合之众,也大败四溃。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夏允彝反而变得愈加平静,他决定要自杀殉国。
    自杀前,他叮嘱儿子夏完淳毁家饷军,精忠报国,代父完成恢复志愿。
    在九月十七日遣散家人,从容自投松江塘而死。
    夏允彝自杀是形同日本人仪礼性的剖腹自杀,其兄、子、妻妾家人,皆肃穆哀恸地立于水滨观视。
    松塘水浅,只达夏允彝腰身以上,这位大才子生生埋头于水中,呛肺而死,他背部的衣衫都未沾湿,生殉了他的大明朝。
    彼情彼景,身为儿子的夏完淳肝胆欲裂,目睹父亲刚烈死状,他也更加坚定了必死报国之心,抗清史上最年轻的民族英雄,最后战死!
    就在夏府上下惊慌之时,就在年幼的夏完淳准备挣脱母亲的手之时,府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
    “砰砰砰……”
    枪声阵阵响起后,接着便听到一片惨叫声……
    夏夫人刚想强行拉走夏完淳,夏府大门响动几声后,忽然莫名的被打开,接着一群衣甲鲜明手持火枪的士兵闯进来。
    见这群官兵身上难以形容的冷冽之气,夏夫人惊叫一声,慌忙将儿子护在后面。
    但夏完淳立即挺身挡在母亲身前,他冷冷看着进来的士兵问道:
    “你们是谁的麾下,为何强闯私宅?”
    年轻把总抬手对夏夫人敬一礼:
    “我们乃是护国军将士,奉命平乱,得知此地是夏大人府邸,担心你们受到歹人加害,所以才破门而入,望夫人谅解!”
    夏夫人闻言,顿时又惊又喜,急忙微微蹲身一个万福:“原来是护国军,多谢将士们援助!”
    把总忙道:
    “不敢当,请夫人放心,护国军奉命平乱,松江府很快就会安定下来。”
    说话间,府外又是一阵呼喝之声,显然是闹事者搬来了救兵,把总连忙告退,继续带人前去围杀闹事者。
    看着护国军离去的背影,夏完淳口气很坚定的说道:
    “好霸气的护国军,夏完淳一定要加入护国军报效朝廷!”
    把总黄茂刚出府外,就见街道之上奔来一大群人,他们一个个面露凶狠,手持棍棒而来。
    黄茂眉头一挑,一挥手,身边百十名士兵个个坏笑着从身后皮带中摸出一颗颗手榴弹。
    “嗖嗖……”
    十几颗手榴弹划出数道美丽的弧线落在人群之中: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