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贞观三年的新生活  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推行科举,无疑是伤害了各世家的利益。”

    “皇帝雄才大略,不应该看不懂这点,你怎么看的?”

    赵英才沉声道。

    他最近考虑如何推广科举的一事?

    是随便敷衍过去,还是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办事?

    前者大家都好,皇帝也看不到朗州那么远,但后者会让不少世家敌视。

    朗州位于南方,世家远没有北方多,但同样也有不少世家分支,比如方源刚去的杨家,乃是弘农杨氏分支之一。

    实际上,赵英才也是来自世家,只不过因为种种的原因,他并没有得到家族的扶持,几乎是靠自己才获得现在的地位。

    “赵叔应该知道朝廷要对东突厥开战了吧?”

    “此战朝廷必胜,皇帝将携万胜之势推行科举,势不可挡,我们听朝廷的办事就行。”

    方源沉声道。

    推行科举是比较难的。

    但灭掉东突厥之后,李世民的声望就会空前的强大。

    到时候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意志,科举推行势在必行的,最终就看地方是否配合了。

    “此战必胜?!”

    赵英才惊讶道。

    对方源的信心感到好奇。

    东突厥很强大,武德九年差点灭掉大唐。

    这才贞观三年,才过去三年而已,大唐就有必胜的实力了?

    “是的,必胜!”

    方源郑重点头道。

    历史对于这种大事件的记载不会有错的。

    尽管其中的细节不知道,但方源知道此战大唐必胜。

    李世民肯定也是想到利用灭掉东突厥的威势来推行科举制度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好好推行!”

    赵英才相信方源的自信,沉声道。

    “我得到消息,此战行军大总管应该是李靖。”

    “赵叔如果认识他,或者有认识他的好友,可以走近走近。”

    方源沉声道。

    现在李靖的名声还不是很大。

    因为玄武门之变置身事外的原因,他受到冷遇。

    但是这一战之后,李靖将会获得军神之称,成为军中第一人。

    “兵部尚书李靖我知道了!”

    赵英才喃喃,沉声道。

    身在官场,没有走独木桥的说法。

    只有关系广,利益大,才能相互走得更远更高。

    赵英才就是懂这些,才使得哪怕没有家族帮助也坐上刺史之位。

    两人聊了不少,分析了不少当前的问题,以及对后面发展的猜测。

    方源虽然是穿越者,但是他也只是普通人,对唐朝的历史了解有限,在和赵英才的交谈中获得了不少经验。

    “对了,你现在的风头很盛,不少世家都看你不爽,回去之后最好能够低调点,未来两三年就专门搞发展,沉淀一番。”

    赵英才突然说道。

    从他的关系网中,他得知不少世家都看方源不爽。

    一个流民出身的人,做到刺史之位不说,竟然还一连灭了好几个世家,还有些是来历不凡的分支。

    大部分世家明面上相互争斗,但同样也是有各种各样关系的,各种联姻等等,关系错综复杂。

    故而对于方源的行为他们之中有些世家受到波及的,故而有世家发出声音,会让方源不好过。

    “我也想好好搞发展,但是他们不允许啊。”

    方源叹息道。

    他又何曾不想认真搞发展呢。

    可是有些世家就是把脖子伸过来叫他砍,方源也很无奈。

    “你出身卑微,导致很多世家都看不起你,他们不允许你站在他们头上。”

    “你今年也二十五了,我给你找门好点的亲事,把这个问题解决,会好点的。”

    赵英才沉声道。

    出身世家的他知道,世家对于底层人的偏见。

    像方源这种出身流民的却踩在他们头上,很多世家都忍受不住的。

    于是在武陵县或者辽州的时候,都被各大世家针对。

    “不用了吧。”

    “我觉得现在挺好的。”

    方源摆摆手道。

    今年才二十五,年轻自由得很。

    家里有红絮和青媱两人服侍着,外面有陆楚楚照顾。

    现在成亲是否被人管着先不说,但估计因为出身的问题也娶不到多好的姑娘。

    “你别管!”

    “我给你找个好家世的,也不会让你上门的!”

    赵英才板着脸道。

    这事他拍板了,不容方源再拒绝。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