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章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3  红楼成书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此之后,刘姥姥看见有几个仆妇,进来“摆饭”,板儿见了,直嚷着要吃肉,作者在写板儿如此,就是要交代清楚,所谓的流寇之乱,其本质就是因为他们的饥饿,出来不过是为了一口吃的。

    又以刘姥姥的视角,看了王熙凤屋里的摆设,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是闲文错过了。

    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缎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

    作者常在这种地方,暗写一些引导性的新鲜词,来写明阿凤的真实身份。

    这里喜爱铠甲的朋友看到锁子锦,应该会想到锁子甲,再看昭君套,桃红撒花袄,大红银鼠皮裙。

    然而流寇之军情未完,满清又来叩关,在刘姥姥刚要说明来意时,“贾荣”又来了。

    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

    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甲戌侧批:惯用此等横云断山法。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目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

    真是应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原型:

    崇祯元年七月,陕西巡按御史李应期上言,

    府念(秦灾重大,关系匪轻,敕下户部覆议,将天启七年负欠并今岁加派地亩辽饷亟赐免征,复将见年者酌减一半,其馀军饷宗禄一并宽缓。

    不然,即日取此饿莩毙之杖下无益也。更祈皇上敕部俯查万历十一年并十三年全陕大荒事例,慨发帑金遣官赈济,于以救灾民而安地方。

    在如何处置业已揭竿而起的农民问题上,明朝廷和地方官员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都主张剿抚并用,但究竟以剿为主还是以抚为主,就常常出现意见分歧。

    崇祯二年二月,明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病死,朱由检任命左副都御史杨鹤接替。杨鹤抵任以后,看到陕西各地的灾荒十分严重,无衣无食的饥民千百成群

    杨鹤从比较长远的观点为明王朝最高统治者出谋划策,主张把钱花到招抚赈济上面,帮助农民复业。

    他上奏说流民“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

    然而崇祯二年十月,满洲军队大举内犯,从河北遵化、蓟县地区破边墙而入,攻陷遵化、玉田、三河、香河、顺义等县,兵锋直抵北京城下。

    朝廷下令各地督抚火急勤王。山西总兵张鸿功遵照兵部的檄调,带领晋兵五千入援,山西巡抚耿如杞也领着抚标营和太原营三千多名官兵赶赴畿辅勤王。

    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和陕西巡抚刘广生、甘肃巡抚梅之焕、延绥巡抚张梦鲸,也应诏抽调各镇精兵一万七千多人,由沿边五大镇总兵吴自勉、尤世禄、杨麒、王承恩、杨嘉谟率领,入卫京师。

    此外,奉檄入援的,还有河南巡抚范景文、江西巡抚魏照乘、郧阳抚治梁应泽等人统率的官军。

    山西总兵张鸿功的军队到达畿辅地区。

    满洲军退去后。

    杨鹤的主张得到相当一部分廷臣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崇祯皇帝也一度认可。

    崇祯四年正月的一次廷对当中,朱由检就明确指示陕西参政刘嘉遇说:“寇亦我赤子,宜抚之。”

    刘嘉遇连忙答应道:“今正用抚。”同月,朱由检在内外臣工的再三呼吁下,勉强拿出帑金十万两,派御史吴甡赍往陕西放赈,“招抚流盗”。

    史料记载,吴甡赍来的赈银十万两,加上藩王以下捐助的五万两和粮食二万石。

    这里与红楼梦中有些出入,但大体相当。我们看一下书中写的:

    凤姐儿笑甲戌侧批:三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甲戌侧批:一笔不肯落空,的是阿凤。周瑞家的道:“如今等奶奶的示下。”

    凤姐道:“你去瞧瞧,要是有人有事就罢,得闲儿呢就回,看怎么说。”周瑞家的答应着去了。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甲戌侧批:不落空家务事,却不实写。妙极!妙极!

    平儿回了,凤姐道:“我这里陪客呢,晚上再来回。若有很要紧的,你就带进来现办。”

    平儿出去了,一会进来说:“我都问了,没什么紧事,我就叫他们散了。”

    凤姐点头。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

    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

    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甲戌侧批:周妇系真心为老妪也,可谓得方便。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甲戌侧批:何如?余批不谬。

    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蒙侧批:开口告人难。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甲戌眉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作者并非泛写,且为求亲靠友下一棒喝。

    刚说到这里,只听二门上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大爷进来了。”凤姐忙止刘姥姥:“不必说了。”一面便问:“你蓉大爷在那里呢?”

    贾蓉应了一声,方慢慢的退去。甲戌侧批:妙!却是从刘姥姥身边目中写来。度至下回。

    这里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

    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甲戌双行夹批: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