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地  我可不止是导演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父母官来江家了。

    原本就不大的江台镇立刻传开了。

    江家小院里外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村长和镇长还有派出所的所长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往江培安家。

    “曲艺小镇……”

    领导沉吟了一会,没有说话,一旁的曲协会长却是眼前一亮,道:

    “关于这个曲艺小镇,江导有没有更加详细的规划?”

    如果新南县有一个曲艺相关的小镇,对他而言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大领导如今四十五岁,政治生涯正处于黄金阶段。

    在任期间搞了个特色工程,不说之后的政途如何。

    最起码履历上也会更加丰富。

    “规划嘛,各位领导先跟在我们镇走一圈,考察一下风土人情,咱们再继续谈后面的事情也不迟。”

    江培安建议道。

    “好,那就先看看。”

    正在踌躇的大领导闻言,立马拍板道。

    江培安点了点头,安排王星星安排镇上的民间小调剧组。

    ……

    “领导你们看,这些就是我们的民间小调剧组,现在一共是七个剧组同时开工。

    按照两个月产出一部民间小调,一年大概就是四十二部。”

    江培安指着不远处正热火朝天拍摄民间小调的剧组介绍道。

    “他们每天都拍摄民间小调,难道不管田里的活了么?”

    新南县是农业大县,下面的乡镇每家每户都以务农为主。

    大领导深知这个情况,所以才有这个疑问。

    “每到农忙的时候剧组都会放假,就像学生们的寒暑假一样,等大家把地里的活都干完了,我们再开始拍摄。

    既不耽误大家种地,也能另外赚取一份生活费。”

    大领导赞赏的点了点,随后又问出几个跟民间小调相关的问题,江培安一一作答。

    看着干劲十足的村民们,大领导有感而发道:

    “都说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要么背井离乡进厂打工,要么面朝黄土背朝天跟土地打一辈子的交道。”

    “江导这是给大家伙重新找了一条路,不夸张的说,是给他们找了一条活命路啊。”

    “我母亲在家就特别喜欢看民间小调,经常讲里面的小故事给我们听。

    内容劝人向善孝顺老人的道理,具有相当强的教化作用。

    我觉的就该给江导颁发一块精神文明建设的奖章。”

    大领导定了调子,小弟们立刻开口帮腔。

    江培安笑了笑,道:

    “都是些小事儿,事实上,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

    还有些问题到现在都没能得到妥善解决,所以想让领导们帮个小忙。”

    听说要帮忙,大领导下意识的想退缩,众所周知,新南县是全国贫困县。

    要钱绝对是没有的,关键是空口支票人家也看不上。

    不过前面牛逼都吹出去了,再收回去也不好。

    大领导干咳了一声,道:

    “有困难就要解决,我们县政府肯定给予江导最好的政策支持。”

    开口提政策,钱的事儿是压根不说啊。

    江培安也没想过讹他们,笑着道:

    “只要有相关政策支持就行,后续的相关事情我会让齐跃飞齐总跟政府对接,你看可以么?”

    听到跟钱不沾边,大领导悄悄松了口气,笑着道:

    “没问题,我们肯定尽量支持,实在不行,我顶着这张老脸去市里帮你们要资源。”

    说完,他看着江培安又问道:

    “民间小调每年大概能盈利多少?”

    这算是摸底了。

    江培安心知肚明。

    现在的情况是政府有意支持,但实力方面已经了解了,接下来就是行业前景。

    江培安笑着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间小调只要制作完成流入市场后。

    各种渠道加起来,一部民间小调基本上可以获利……”

    江培安伸出一把手,道:

    “五百万。”

    “这么高?”

    曲协会长惊讶的问道。

    他作为曲艺协会的会长,对各类曲艺形式的商演心里都有数。

    但在他的认知里,还从来没有一个曲艺团体能赚取如此高额的费用。

    而且江培安说的还是每部民间小调上市。

    要知道每年江培安的团队可以制作出四十二部相关剧集。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金额啊!

    江培安看了眼惊讶的众人,又添了一把柴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