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五章 首逢劲敌  从伏羲盘开始走向永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于儿媳走失的老陈家来说,月郡小区也在他家的西北方向。

    正值午饭时间,李亦也没客气,就在易家吃了饭。

    在饭桌上,易丰收的女儿易一诺,小姑娘学着大人的样子,要给李亦夹菜,那笨拙的动作显得那么可爱,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饭后告辞之际,易丰收拿出了一张卡和一个红包递给李亦,说卡里有三十万,密码是******,这算是买那个玉佩的钱;而红包是刚才李亦给他推命的报酬。

    李亦接过了红包,拒绝了那张卡,给人推命,收取报酬是这个行当中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收多少钱,可以随缘。

    “易老板,我看一诺这孩子,我喜欢,那是我送给她的礼物,不是交易,卡你收回去吧。”

    离开易家,李亦再次来到城隍庙前,正值秋天的午后,阳光正烈。

    庙前有棵高大的柳树,枝繁叶茂。

    这种柳树和西湖边上的柳树不同,它的枝丫是向上长的,并不像南方的柳树,枝条都是垂着的。

    进了庙内,在重修铭事碑石上,读到了这城隍庙的历史。

    大殿内供奉的城隍爷叫骆丙生,在八百年前,他是这座淮阳城的太守,在他治下,外狙山贼,内修河道,境内平安兴旺,老百姓安居乐业,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骆丙生的生前,老百姓出于对他的爱戴,已给他建了座生祠,待他死后,这里便改换成城隍庙,继续守护他的子民。

    在历史的变迁中,城隍庙屡遭焚毁,又屡屡重建。

    李亦看完,心中一动,心想是不是召牛头将军见见面,问问看这骆大人是否还在酆都挂着这个城隍的职位的。

    上次烧了那么多黄纸给牛将军,怎么说也有点香火情的。

    在淮阳城出了鬼婴这个厉鬼,如果骆城隍在,怎么不管一管?

    进了大殿,李亦并没有上香,除了祖师爷和伏羲或三清之外,自己怎么说也是伏羲的再世传功弟子了,给其他人进香,他们未必受得起。

    在院子中庭,办法会搭起来的架子还在,几个小道士正在收拾法器道具。

    “你就是李亦吧?”

    一个声音在身后响起,李亦转过身来看时,见面前站着一个身穿运动服的英俊青年,目光凌厉,约莫比自己大个两三岁。

    “是又怎么样?”

    “听说兰姨想将宛晴许配给你,你配么?”英俊青年冷冷的说。

    看来又是什么巨富或权贵的子弟了,李亦巨烦这种居高临下的说话态度。

    直接无视,继续去看城隍庙其它地方。

    “我告诉你,隐门不是你以为的那么简单的,什么七大门阀,都是他们自封的,隐门什么时候轮得到他们做主。”

    李亦继续不理会,转眼就走到后殿去了,后殿前的中庭院子很大,目前却空无一人。

    那青年却锲而不舍,还是跟了过来,“我们来比个赛吧!淮阳城现在出了个鬼婴,看谁能将它捉到手。”

    听他说到鬼婴,李亦终于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鬼婴我是一定要捉到的,但不需要跟你比赛。”

    李亦也想侧面了解一下,看从这人的口中能否得到更多线索。

    “好,那我就先试试你有多少斤两!”

    那青年手向空中一伸手,一把长剑便出现在他手中。

    李亦心中一凛,这人恐怕确实和七大门阀的苍松、宁之禄等人不同。

    “你亮武器吧,我不乘人之危!”那青年说。

    李亦并没有打斗武器,摇了摇头,“你进招吧。”

    那青年身形未动,手中的剑忽然就幻化成七把长剑,排列成七星的阵势向李亦刺来。

    李亦双掌快速拍出几道真气墙,将刺来的剑影荡开。

    那青年“咦”地一声,“能将真气凝实,果然有两把刷子。”

    李亦劈出的两道风刃,也被那青年用长剑挡住。

    一来一回,两人都收起来轻视对方的心理。

    那青年催动真气,长剑瞬间挽起了一道道的气圈,像龙卷风一样向李亦卷去。

    李亦感觉到刺骨的风势卷来,纵身跃起数丈高度,让过了对方的攻势,雷龙令已取在手上。

    下一秒,一道龙吟响起,雷龙已被祭出,李亦控制了它的大小,龙身不过数米长短,咆哮着向那青年扑去。

    那青年不敢怠慢,左手向空中一伸,一张盾牌便在手上,龙身撞到盾牌上,发出雷鸣巨响。

    雷龙消散,而那青年也被迫退了两步,手中的盾牌出现了几道裂痕。

    “停手!两位请停手!”

    一个道士打扮的中年人从前殿跑进来,两手在空中挥舞。

    那道士首先对那青年呵斥道:“中信,你怎么可以这么放肆?!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青年似乎不敢反驳,那盾牌和长剑瞬间消失,他站在一边,表情却是并不服气。

    李亦也收起了雷龙令,要是一定要打下去,可能最终自己还能打赢,可是要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小,这青年可算是自己遇上的第一个劲敌了。

    那道士双手抱拳为礼,“这位想必就是李亦先生,适才敝师侄无礼了。”

    李亦抱拳还了一礼,并未说话。

    那道士自我介绍道:“敝人姓王,名唤羽笙,道号鹤邻,这位是我师侄雷中信。”

    李亦心想,这想必就是吴家请来做法会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