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犁庭扫穴(二十)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557章 犁庭扫穴(二十)
    “全军出击!”
    燕煦一声令下,所有部队下船,杀向已经出城的高句丽主力。
    其中,禁卫军、贵族兵、行会雇佣兵,作为精锐,直接冲击高句丽人的松散军队,而其他仆从兵则直接攻入城内,控制城池。
    禁卫军士兵们,不仅是具装骑兵,而且手持【棱槊】,可以轻松洞穿敌人的甲胄,哪怕是重型装甲也可以轻易洞穿。
    这种“棱槊”,就是马槊的加强版,长度跟马槊一样,但是枪头是六棱形。
    同时,在枪身握柄上,还增加了护手,使得这种槊,看起来像是一把很长的棱形剑。
    毫无疑问,这种“棱槊”的造价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对体力的消耗很大,只有真正的精锐才能灵活使用。
    不仅如此,燕国的扎甲和锁子甲,也已经发展到了极致,面对高句丽人,那就是降维打击。
    一千具装骑兵在平原上的冲锋是可怕的,上万的高句丽人很快就被冲得溃不成军。
    他们的长枪很难刺进燕国禁卫军甲胄里,而燕国禁卫军的棱槊,却可以洞穿他们的劣质甲胄,甚至还能洞穿他们的手持盾牌。
    不过对付这些没有具装铁甲的高句丽人,燕国士兵们还是更喜欢用弧刀,简单高效省力。
    “燕国,可恨!”
    高句丽王-高阳,只能咒骂着燕国,带着残兵败将逃离沃沮城,一路向西逃遁。
    他在内战中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高句丽的王,刚刚即位便遭受燕国的毁灭性打击。
    沃沮城被燕国占据后,高阳选择迁都到西部的山林之中,这里虽然临近勿吉人,但是山路崎岖难行,反而比海边更加安全。
    占据沃沮城之后,燕煦清点战利品和损失。
    各种物资的损失还是很多,尤其是火药的消耗,人员当面,一共损失3258人,其中包括2608个高句丽伪军、132个魏兵、124个晋兵、394个梁兵。
    禁卫军、贵族兵、行会兵的损失为零。
    歼灭高句丽军队一千多人,溃逃高句丽军队一万多人,这表明这是一场经典的击溃战。
    俘虏高句丽四万多人,其中包括青壮年一万多人、适孕女子一万多人、以及一万多老人小孩。
    虽然燕国这边的伤亡和消耗都更大,但是燕国显然没把伪军当人看,所以在实际统计伤亡时,并没有把伪军的伤亡统计在内,甚至连仆从兵和属国兵的伤亡也不统计。
    于是,史书上非常奇葩的现象出现了。
    燕军随军战史史官在史书上记载,此战,燕国损失零,歼灭高句丽人一万多。
    自己损失零个人,却歼灭了对方上万人,这是何等的恐怖战绩。
    自己这边只统计了精锐的伤亡,高句丽那边则是把溃逃也记载成歼灭。
    俘虏的高句丽人,将直接卖给种植园,让他们前往飓风岛(新几内亚岛)开荒。
    与此同时,燕煦上书,请求从辽东移民一万人入住沃沮城,把这个新占领地区彻底变成燕国的直辖实控。
    为了鼓励辽东百姓移民到沃沮城,燕国给了许多优惠政策,比如没有媳妇的单身汉,如果愿意移民到沃沮城开荒,则官府当场送一个高句丽少女。
    除了开荒,还要修缮城墙,防止高句丽人反攻。
    当前燕国一共有人口两百万,但大部分都是种植园的开荒奴隶,随时都会在开荒中死亡。
    【国名:燕
    政体:贵族议会制
    文化:华夏
    思想:诸子百家
    国家元首:燕忌
    元首产生:君主指定候选人+贵族议会投票同意
    历史:352年
    国都:新都玉兔城、旧都桃花城、南都星繁城
    人口:贵族152人、行会代表74人、平民人、奴隶人
    教育:蒙学376个、学府6个
    婚姻:一夫一妻制
    识字率:2%】
    两百年前,燕国的识字率还只有1%,如今已经提升到了2%,可见燕国的文化水平还是一直在提升的,只是这个时代的提升速度确实很慢。
    这主要得益于大量蒙学的建造,培养了越来越多认识文字的富裕平民。
    燕国这短短三百多年的历史里,经历的内乱和外敌数不胜数,这还是燕国地处辽东,相对安全,不像中原那样四面皆敌,不然内忧外患只会更多。
    由此可见,一个王朝想要坚持到三百年以上,是真的很难,燕国的这三百多年时间里,有好几次都差点亡国。
    当燕煦忙着处理移民问题和沃沮城的开荒重建工作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燕国三百五十四年春。(564年)
    这一年,陈国再次发生内乱,原因是陈国皇帝陈蒨,想要实控闽越地区,因此决定对闽越地区的豪族清查人口,把豪族们隐藏的人口编入户籍纳税。
    这自然引起了闽越豪族们的不满,于是举兵反叛,在闽越割据自立,并且向燕国求援,请求加入燕国,想要成为燕国的子民,恳求燕国占领他们的家乡。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