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个月后
当燕国人刚刚从国庆的喜庆中走出来时,魏国皇帝元宏英年早逝,谥号孝文,史称孝文帝,其子元恪即位。
元恪是一位好战的皇帝,而且魏国经过冯太后和孝文帝将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和汉化改革,人口从22万增长到了35万,可谓是国力雄厚,南朝的人口则因为刘宋末年的混乱,从15万降低到了11万。
此时此刻,南朝北朝的人口总和已经高达46万,超过了西晋司马炎时期,由此可见晋朝司马家族的治理有多么烂了,统一天下十多年,人口还没南北朝乱世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元恪刚刚即位便对柔然发动北伐,先拿柔然练练手,打完柔然还要准备南征攻打南朝。
吃饭睡觉打柔然,已经成为了魏国人的日常。
而在魏国皇帝元恪正在北伐柔然时。
晋国
建康城
皇宫
“太后,长生丹已经炼好。”
一位宦官带着一个道士来到宫廷内,道士手上捧着一个木盒子,木盒子内装着所谓的长生丹,据说只要吃了就能增加九九八十一年的寿命。
这个长生丹是用的硝石、木炭、硫磺等制作而成,丹药最外面还涂抹了一层少女初潮时流下的经血。
因为这枚无意中炼制出来的丹药会燃烧甚至自爆,道士便认为这是阳气太重的原因,需要增加阴气来实现阴阳平衡,而少女初潮的经血自然是极阴之物,可以让这枚长生丹阴阳平衡。
眼前的这枚丹药,有淡淡的火药味道,同时又有很重的经血腥味。
刘楚玉先是让道士自己吃下一颗,然后见对方并无大碍,于是自己也吃下另一颗。
刚开始还没什么,可是几天后,道士和刘楚玉都感觉非常痛苦,又几天后,道士与刘楚玉都病逝。
晋国的太皇太后,被仙丹毒死了,而罪魁祸首也被自己的丹药毒死了。
年仅五十四岁的太皇太后突然逝世,皇帝又还年幼,晋国的朝政大权被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把持。
时人皆称“王与谢共天下”。
当晋国重回世家门阀的天下时,蜀地的齐国也发生动乱。
皇帝萧宝卷总是怀疑大臣们想要篡位谋反,对大臣动不动就诛灭全族,搞得人心惶惶,最后大臣们真的忍无可忍选择造反,共同推举萧衍为主帅。
君臣之间的猜疑链在这个时代非常明显,君主怀疑大臣会谋反,所以总想着赶紧先下手为强,趁着大臣们还没谋反时,先把大臣们杀了。
大臣们也怀疑皇帝要杀自己,所以也想着先下手为强,趁着皇帝还没杀自己时,先把皇帝杀了。
在这样的互相猜疑下,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在这种朝不保夕的常态化下,今朝有酒今朝醉,成为了大家的生活方式。
既然随时都有可能会死,那为什么不在死之前好好享受一把呢?如果不好好享受一把的话,那我岂不是白死了吗?
人人都这样的想法,国家又怎么可能不糜烂呢?
萧衍英勇善战,很快就击败了皇帝萧宝卷的禁卫军。
当萧衍击败禁卫军的消息传到齐国皇宫时,原本忠于皇帝的宦官们立刻反水,把皇帝萧宝卷杀死,割下萧宝卷的人头向萧衍请降。
随后,萧宝卷的弟弟萧宝融被萧衍扶持登基,朝政大权都掌握在萧衍手中,如伊尹、霍光、梁冀、董卓、袁绍、司马昭、司马越、王导、桓温、刘裕、萧鸾,等人的故事。
随着权臣/篡位的老前辈越来越多,后面的人也就越来越轻车熟路。
有着这么多的先例在,借鉴起来方便极了。
此后一年时间里,萧衍一直在镇压反对势力,直到把反对者都物理消灭后,他才终于逼迫傀儡皇帝萧宝融禅让。
萧鸾是齐国皇族旁支,萧衍又是萧鸾的旁支,等于是旁支的旁支夺了皇位。
因为已经出了五服,萧衍跟齐国萧氏皇族关系太远,同一个祖先那得追溯到汉朝了,所以夺位以后,并没有继续使用“齐”作为国号,而是改国号为“梁”。
萧衍登基称帝后不久,魏国便南征晋国,晋国的世家大族们还是熟悉的味道,一如既往的费拉不堪,白白浪费手里的大量资源,南青州和北徐州全部丢失,国内还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晋国君臣向萧衍求救,萧衍效仿当初苻坚吞并慕容燕国,假意答应救援晋国,实在却在晋国主力被魏国消灭后,趁势东进,把盟友晋国吞灭。
晋国皇帝出城投降,萧衍旋即迁都建康城。
魏国皇帝听闻晋国被萧衍鲸吞,非常气愤,自己辛辛苦苦把晋国主力消灭,却只占领了淮河以北,白白给萧衍做了嫁衣。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燕公二百九十四年春(54年。
魏国
洛阳
皇宫
正殿
“江南蕞尔小国,竟敢与我大魏为敌,当灭之。”
魏国这些年国力大增,加上南朝国力削弱,因此魏国皇帝已经有些看不起南朝了,宛若当年的苻坚,认为一战可以灭亡南朝。
群臣大多数都赞同一战灭梁的策略,他们都非常自信。
准备一年后,魏国征调三十万大军南征,后勤辎重农夫还有七十万,对外号称百万大军,对梁国全面进攻,并且打出的旗号是为晋国齐国复国。
有晋国齐国的宗室子弟逃亡至魏国,请求魏国帮他们复国,复国以后,魏国要多少他们就给多少。
三个月后,梁军主帅萧宏怯懦不敢战,听闻魏军已经快要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