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4章 世纪一瞥  全能大画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魔都蛛网一样的小道极为熟悉的车夫,就从沪上各种棚户弄堂小巷里穿行而过。
    
    南京路上的繁花似锦,是这座亚洲明珠光辉的一面。 而此刻的阡陌小道则是繁华下的阴影。
    
    蝇营狗苟的贫民窟和辉煌的摩登高楼隔着黄浦江对望,谈情说爱的先生太太们与劳工、脚夫,逃荒难民的居所只隔一条江面的长度。
    
    却切割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当然,贫民的棚户区再如何赃乱,肯定也不至于鲜血遍地。
    
    身下车轮所压过的并不是血浆。
    
    而是此地旁边就有一家钢铁厂的排水渠。
    
    雨水多的时候,钢铁厂排出的废水,会因为郁结的管道,而从下水道里倒灌到这边的地面上。
    
    因为污水中含有氧化铁。
    
    所以是这样和鲜血一般的颜色。
    
    空气中除了潮湿的发霉味道以外,还带着化学药品刺鼻的铁锈味。
    
    “sir,一块,我只要一块钱,我能够留您到明天早上,我能够让你快乐的——”忽然,有一个女人从拐角处转了出来。
    
    “来我这里坐一坐吧。”
    
    拉车的脚夫收脚不及,低低的咒骂了一句,两个人就撞到了一起。
    
    嘭的一声轻响。
    
    黄包车略微震动了一下,女人就已经摔倒在了地上。
    
    “不好意思,先生,我不是故意撞上来的。来我这里坐一坐——”对面的女人明显属于被人欺负惯了的类型。
    
    被撞倒以后。
    
    还没等车夫说什么,她就自己道歉着从地上伏着墙从地上站了起来,一边用手抹着衣服上的泥浆,一边在脸上挤出了一个笑容。
    
    看相貌。
    
    她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女人,并非东夏人,而是一位东欧的老舞女。
    
    民国魔都是东亚的贸易枢纽,风情产业也是很国际化。
    
    俄国人,法国人,逃难的犹太人……
    
    舞厅里什么样的姑娘都很常见。
    
    准确的说。
    
    姑娘这个词应该不太合适。
    
    女人的脸上,被扑了厚厚一层香粉。
    
    但惨白的干面粉一样的劣质香粉完全无法掩盖她的衰老。
    
    老画家能够清晰的看到,她的眼侧和嘴角都有蛛网般延伸的鱼尾纹。
    
    乱糟糟的头发中,有几根发丝已经开始变白了。
    
    从外貌上来说。
    
    这个想要在揽客的女人,有可能已经要比自己徒弟曹轩的母亲的年纪还要大了。
    
    四十五岁,或者五十岁?
    
    没准对方的真实年纪也有可能比老画家所估算的小一些。
    
    苦难又艰辛的生活总是能过早的催熟一个人的年纪。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