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0章 小小曹轩  全能大画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入捐款巷中,对着全场的大师们说出,“我的弟子,等他二十年,这一幅画便值5万元”的时候。
    
    曹轩才年仅五岁。
    
    举世皆惊。
    
    不惊也不行。
    
    老爷子这事儿干的太酷,太他娘的有艺术家气质了,堪称民国年间搞行为艺术、市场营销的典范。
    
    整整五万元。
    
    同样是激励晚辈。
    
    人家画宗巨擘就是巨擘,大宗师就是大宗师。
    
    出起手来真是又高又硬。
    
    不同凡响。
    
    这可比顾老头抠抠搜搜,掏出500美刀来买孙子人生中的第一幅画,高了何止几个维度的逼格。
    
    这张支票,面值大约相当于如今的400万元左右,价值两辆当年最时髦的劳斯莱斯或者别克世纪豪华轿车。
    
    鲁迅在北大教书,一年到头的收入也就4500到4800法币的样子,这已经是知识界的高薪了,当年齐白石老人初来北平闯荡,在琉璃坊卖扇面,画一幅扇面收费不到十元。
    
    还有的是人嫌太贵。
    
    老先生为了给自家宝贝关门弟子撑场面,为了雏凤初鸣的第一声脆响,“叮”的够嘹亮。
    
    抬抬手。
    
    就是迅哥儿十年的薪水,白石老人五千幅扇面,扔出去了。
    
    以此想来。
    
    当七十年以后,唐宁二十岁的年纪在魔都双年展上出道,斩获金奖的时候,曹老爷子开心的直接从英国定了辆进口跑车送给自家徒弟。
    
    并非是多么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这玩意都是遗传。
    
    都是些拿钱不当钱的主儿。
    
    余叔岩先生再如何是戏剧大家,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的演出,唱堂会,说句不好听的,还真未必能挣到五万元。
    
    所以这个「北余南曹」的说法,听上去有些让他无言。
    
    却并不憋屈。
    
    神童曹轩,也算一夜之间,就彻彻底底的出了大名。
    
    张爱玲说——出名要称早,曹轩出名已经早无可早了。
    
    再早,就要早到娘胎里去了。
    
    名头传播速度之快,营销成本之高,被市井小报提及次数之多,提及“五岁五万,岂不不是百岁百万”的闲话之热络。
    
    半个世纪后4岁便成了香港荔园红角的童星的梅姨梅艳芳,比较起来,恐怕也只能在那里甘败下风。
    
    余大家还很大度的抱起曹轩,在记者镜头前照了一张相,用以做栏目封面。
    
    江南筹款会后,余大家返回北平,津门等地巡演。
    
    而曹轩的师父则带着他继续南上。
    
    沪上风气开放,又纸醉金迷,南来北往的客商都汇聚于此,是整个远东的贸易枢纽。
    
    它像是一支31.8平方英里的巨大花瓶,世界的美丽与丑恶,国家的兴旺与衰败,皆交错插于其间。
    
    沪上与北平,便是牵动整个民国文艺风云的两只风眼。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