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80章 邱明成  我的199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在整个泰华集团内部,泰华零售集团是毫无疑问的营收王冠。

    加上崇光西武百货之后,泰华零售集团两季度的营收已经突破到213亿美元,不仅超越国美成为全国最大的零售集团。

    同时也第一次迈入全球零售top10。

    如果不是大环境的问题,泰华零售集团的市值绝对会来一次飞跃。

    突破2000亿,甚至3000亿港币,也不是没有可能。

    比起庞大的,已经成为泰华集团业务支柱的‘百货零售’业务。

    富华公寓业务就要小得多。

    尤其是在全球,包括华夏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寒冬后,泰华公寓集团的估值也跌去了三分之一。

    唯一好的地方是,虽然房价跌了,但出租率并没有受到影响。

    14家高端金枫公寓,37家主打家庭客户的‘红杉公寓’,以及53家定位单身白领群体的‘富华公寓’。

    因为良好的周边配套,出租率仍然维持在9成以上。

    半年租金总收益突破20亿华夏币。

    虽然不多,但在泰华内部还不是垫底。

    真正垫底的业务是富华房产中介。

    07年收购了链家地产后,富华地产中介瞬间就登上了华夏房地产第一中介的宝座。

    直营门店的数量,也从270家,暴增到700家。

    遍布全国一二线城市。

    可惜,正好碰到全国房地产低潮。

    营收不升反降,今年两季度才只有12亿华夏币,是泰华旗下所有业务矩阵中最低的。

    但这跟地产大背景密切相关,不是努力就能改变。

    徐良翻着资料,也没再多管。

    最后是富华地产。

    住宅地产,无疑是泰华集团另一根盈利支柱。

    07年巅峰时期,一度凭借年销售住房7.4万套,销售总面积849.7万平米,创造销售收入871.8亿华夏币的成绩,力压万科,成为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商。

    可惜随着08年,房地产拐点的来临,业务直接减半。

    土地贮备也从巅峰时一度逼近2000万平米,减去了一半。

    好在泰华不断在海外进取,再加上百货零售业务上的突破。

    08年两季度,泰华集团总营收还是比去年增长了33%,突破1712亿华夏币,主营行业净利润217.23亿华夏币。

    集团总资产突破6400亿华夏币,总债务突破3300亿华夏币。

    现金流2800亿华夏币(不计算子公司账户)。

    金融账户因为还没有结算,没有准确数据。

    看着这份最后的财务汇总,徐良缓缓吐了口气。

    泰华集团的困难都是暂时的。

    09年4万亿一发,全国地产暴涨。

    泰华未来还有十年的黄金期。

    在这十年里既要紧抓国内,吃上最后一波地产红利,也要抓住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一旦国内地产行业陷入低潮后,也能凭借海外对冲损失。

    再就是努力发展客隆的O2O业务,让零售百货成为泰华的另一根支柱。

    不过他担心的是,泰华零售业务,能不能挺过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从而活下来。

    “地产、零售,好日子都不长了。”

    徐良叹了口气。

    不过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能永远长红的生意。

    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怎么用泰华城的博彩业务,换回更多他满意的筹码。

    这可是新加坡颁发的第一张赌牌,开业后就爆火全球,价值比澳门赌牌更高。

    毕竟后者有六张,他这里可是唯一的。

    但这种事,泰华不能出面,上赶着不是买卖。

    把风放出去,有的是鱼会咬饵。

    ——

    红岩基金新加坡办公室。

    “徐生,你现在的生意是越来越红火了。”

    邱金山殷勤中透着浓浓的羡慕。

    徐良笑着给他倒了杯茶。

    “我倒是听说,邱哥可是把‘东方服饰’经营的有声有色,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成了华夏最大的服装公司之一,营收暴涨。”

    当初为了整合西武集团。

    把集团支柱崇光西武百货卖给了泰华,把泰华手里的酒店资产和泰华服饰买了过来。

    又用泰华服饰跟邱家持有的‘良木园’股份做了一个交换。

    邱家便从一个酒店大亨,变成了服装大亨。

    得益于迅速发展的华夏市场,再加上徐良打下的良好基础。

    邱家的服装生意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迅速壮大。

    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开出了近400家分店。

    分店总数过千,一跃成为华夏的服装巨头。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