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一个不会反思的皇帝不是好昏君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当初在修建运河时,嬴渊说要兴办官学。
    可以,毕竟朝廷挤挤腰包,再加上有各大世族的鼎力相助,是能够完成的。
    决定要收复夷州时,事关家国荣辱,民族兴衰,自然也要大力支持。
    哪怕因此让国库见底,也在所不惜。
    好不容易夷州收复了,当百官以为,朝廷可以喘口气的时候。
    陛下却执意要攻打倭国。
    此举也是英明之举。
    毕竟,一旦将倭国打垮,那么至少能为沿海一带,打出百年和平。
    所以,百官便上下一心,努力将朝廷的机制运转,试图能够不影响前线将士们的热血拼杀。
    可是!
    倭国那边的战役还未结束。
    如今却又要将科举制颁布。
    如此一来,那些世家岂能如愿?
    近些年来,他们为朝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就是希望让朝廷看到他们归顺的态度。
    可是现在呢?
    朝廷不念世家的旧情,在朝廷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还执意怎么做...
    这岂不是要引起天下大乱?
    虽为明智之举,但放到当下,明显不合时宜。
    嬴渊听到蔡京的话以后,心中更为来劲儿。
    你们越是反对这件事情,就代表,这事确实是能够给朝廷带来影响。
    既然如此,就肯定不能听从他们的意见。
    想到这里,嬴渊脱口而出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更明白你的苦衷。
    可是你有难处,群臣有难处,朝廷有难处,但是朕也有难处!
    科举制是朕拟定的国策,即使有千难万险,朕也会与尔等一同克服。」
    话音刚落。
    这些掌握着国家中枢权力的三品大臣们,便开始交头接耳。..
    他们彼此言谈的声音很轻,但是嬴渊依旧能够听到。
    总结起来,就是他们认为,一旦将科举制过早的颁布下去,只怕会引起全国各地世家的反感。
    他们若是趁机联合起来使坏,朝廷便会陷入被动当中。
    毕竟,倭国那边,还有秦军六十万甲士。
    一旦本国境内爆发不可收拾的动乱,尤其是在缺少兵源镇压的情况下,那可真就是一场空前劫难。
    世家完全有这个力量。
    因为他们掌握着大秦的经济命脉。
    同时,他们也会有很多种可以扼制朝廷的手段。
    既然他们都这样说了,那必须要将科举制颁发下去啊!
    要是因此而亡了国,让大秦可以改朝换代,自己的最终梦想,不就完成了吗?
    去哪找那么好的事情啊!
    吏部尚书李林甫作揖道:「陛下,如今国朝正值用人之际。臣赞同陛下做法,即日起颁布科举制。」
    话刚说完,便遭到不少大臣的口诛笔伐。
    一时间,整座宣政殿,就像是老大妈在菜市场砍价然后与商贩吵了起来,引来不少人围观一样。
    倒是身为魏王与兵部尚书的曹操还有左相秦桧,没有开口。
    其余大臣,都纷纷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
    有赞同的,有不赞同的。
    总的来说,还是不赞同现在就将科举制颁布的大臣,占绝大多数。
    他们越吵,搞得朝廷越是乌烟瘴气,嬴渊便越开心。
    他甚至还担心他们,由于自己在这里的缘故,而不能放开了吵,于是便离开此间。
    留下了百官在这里干瞪眼。
    嬴渊心
    第160章一个不会反思的皇帝,不是好昏君免费阅读.
    想,自己这一走,他们怕是得干仗吗?
    然而就当群臣看到他离开宣政殿后,突然集体陷入了沉默。
    身为百官之首的蔡京环视众人,冷哼道:「此乃宣政殿,陛下处理朝政所在之地,岂是你等撒泼骂街的地方?」
    秦桧附和道:「诸位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怎可当着陛下的面儿,去做那等粗鄙之事?如今惹恼了陛下,你们开心了?」
    监察御史郭开道:「蔡相、秦相,您二位刚才也听到了,李大人赞同陛下尽快颁布科举制一事。
    可是,如今国朝内外的情况就是如此,对倭战役结束后,还要防止其他国家趁机兵犯。
    如今,哪还有精力在搞什么科举制?」
    郭开这个人,怎么说呢,有点儿小聪明。
    不然也不能将当前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