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请旨镇风暴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应天书院内。
    十余名禁军将士,站在赵高身后。
    他手捧圣旨,正在等着蔡邕父女到来。
    与此同时,整座书院内的先生、弟子,均已经跪倒在他的身前。
    片刻后。
    蔡邕在蔡文姬的搀扶下,缓缓走来。
    见状,赵高笑道:「蔡老,咱家还要向陛下复命,还是抓紧些吧。」
    闻声,蔡邕连忙点头,慢慢
    跪倒在地。
    蔡文姬同样如此。
    父女二人心中都比较忐忑。
    他们生怕是因为推荐十二族后起之秀的原因,而惹怒了陛下,被降罪了。
    赵高故作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徐徐打开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大儒蔡邕,学,教朕启蒙之学,劳苦功高,赐号‘帝师,位比太傅,今后可见朕不拜。
    其女蔡琰,素有才名,长在江南,今命其服侍御前,若有不遵,株连九族。钦此。」
    话音落下后。
    蔡邕父女二人,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直至身旁之人提醒,前者才在蔡琰的搀扶下缓慢起身,领旨谢恩。
    随后,赵高向蔡邕作揖道:
    「蔡老,陛下心里,一直记挂着您,只是陛下来到江南,事务繁忙,所以一直才没有召见您。
    您可一定要保重好身体,切勿让陛下担心挂念。」
    「有劳公公了。」
    蔡邕抱了抱拳。
    就此,赵高离开应天书院。
    紧接着,书院中人,便纷纷向蔡京道喜。
    一声帝师,从此以后,天下文人墨客,将以他为首。
    这是无上荣耀。
    蔡邕一边回礼,一边忧心忡忡的看向自己的女儿。
    圣旨中的最后一句话,他可是清清楚楚的听到了。
    稍有不慎,就要株连九族?
    这...可如何是好啊!
    蔡琰这边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一方面是激动,毕竟可以陪伴在皇帝身边,可以时常看到他。
    一方面又有些担忧。
    因为,圣旨中陛下的语气,似乎有些不善。
    当然,旁人只注意到了,蔡邕被皇帝承认为是帝师了。
    哪会儿关注株连九族那几个字眼。
    再说,陪侍御前,这可是许多女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蔡文姬没有理由拒绝。
    事实也是如此。
    过了会儿,她便向自己的父亲直言道:「父亲,既然陛下想要让女儿去,那女儿便去,请父亲放心,不会有事的。」
    「但愿吧。」蔡邕唉声一叹,亦是无可奈何。
    ......
    翌日。
    嬴渊在百姓的瞩目下离开江宁。
    当然,与之同行的还有蔡文姬。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她之外,另新添随行人员一名,此人便是龙虎山的天师张之符。
    蔡文姬独自坐在一辆御輦中。
    皇帝出行,为了防止有任何意外发生,不可能只准备一架御輦。
    按照原定行程计划,嬴渊不打算直接走陆路到苏州。
    而是想畅游一番太湖。
    苏州造船司那边,正在倾举全城之力,修补一艘大船。
    这艘船曾是先帝出行时用过的。
    只可惜停滞许久,有些年久失修。
    好在十二家族的族长闻听此事后,纷
    纷鼎力相助。
    如此,才能在几日的时间内,使这艘大船焕然一新。
    当然,在修补大船期间,嬴渊一行人,只能暂且住在太湖旁的行宫了。
    苏州太湖,杭州西湖,可都是名动天下的风景圣地。
    论面积,前者要比后者大许多。
    由于皇帝在此处驻扎,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已经没有百姓来此了。
    嬴渊喜欢清静,没有人前来打扰,是再好不过。
    太湖畔。
    他正在垂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