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 谈判进行中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承平五年十月底。
    曹操、秦桧、和珅三人以及数千名使者,安全抵达倭国。
    明治天皇携一众大名,在东京府城前相迎。
    不少倭国百姓,都被迫前来旁观。
    这对于他们来说,注定又是一个耻辱之日。
    在倭国的历史上,这场投降的谈判,也被誉为——东京条约。
    是倭国永远在华夏面前抬不起头的一个开始。
    大秦使节团队三人代表中,由于曹操地位最高,乃是魏王,所以他便就成了此行的领头人。
    明治天皇站在他的跟前,深深鞠躬道:「大秦魏王,朕知道你。
    当年楚国犯你秦国,就是你,将楚国击退,甚至你还被大秦百姓誉为,秦国第一统帅。」
    说实话,曹操击退楚国这事的战略意义,要高于将倭国击败。
    毕竟,前者那个时候,已经面临国破家亡的局面了。
    倘若不将楚国击退,那便再也没有后来征讨倭国的事情发生。
    大秦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曹操的军功,要远远大于在场的所有秦军将士。
    目前,明治天皇仍然自称为朕。
    但是等被嬴渊的圣旨敕封过后,他便不可称朕了。
    其地位,只能是与曹操相等,自称为「孤」。
    听到一旁翻译的声音后,曹操开口笑道:「看来明治天皇对我大秦的历史还不太了解。
    虽然当年的确是孤击败了楚国,但是,真正主导那场战争胜利的人,却不是孤。
    而是我们大秦的皇帝陛下。倘若明治天皇将来有时间,可以去朝拜一下我们的皇帝陛下。
    届时,你便就能知道,我们那位陛下,是何等的英明神武了。」
    在这种两国外交的重要场合下,曹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传到嬴渊的耳朵里。
    所以,这个时候不去吹捧一下,更待何时?
    此时正站在曹操身后的和珅,也想开口说些什么。
    但是又怕坏了规矩,不合时宜,只能憋在心里,所以只在心中默默说了几句陛下英明。
    真正精通阿谀奉承的人,是不会只将奉承对方的话放在嘴边,也会记在心里。
    若是嬴渊听到了曹操的话以后,可能会生气。
    但他若是听到和珅的吹捧,肯定会高兴。
    整个国朝境内,除了和珅吹捧他,他可以接受之外,其余人都不行。
    毕竟,要是有朝一日,和珅不吹捧自己了,那就说明,和珅的贪官属性消失了。
    那肯定不行。
    明治天皇郑重地点头道:「如果有机会,朕一定会去的。
    朕也想看一看,能使如此之多的良将,心悦诚服的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曹操正色道:「对于我等来说,我们的皇帝陛下,是神明,是我们共同的信仰。」
    在霍光乃至他眼里看来,只要嬴渊在世一日,大秦所在的那片土地,就会永远姓嬴。
    也只有嬴渊,能够带领大秦走向另外一个高度。
    ...
    秦军大营中。
    曹操将嬴渊的意思,带给诸将。
    除了此前霍去病对天皇所言的那些条件外,他们又额外加了几条。
    总而言之,倘若倭国真的答应了秦国所要求的条件,那么,倭国所受到的损失,远比在战争中受到的损失要大。
    其实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
    战争是死人的游戏,是政治的另外一种体现。
    死的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
    ,老百姓的儿子。
    死一些人,对于当朝政府来说,是问题吗?
    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正让政府头疼的,是这场战争打败了,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承受得后果。
    霍光道:「既然陛下让魏王与秦相还有和尚书你们三人主持,那么你们便去大胆的谈。
    只要我军还在这里,倭寇那边,就掀不起丝毫风浪。」
    谈判的底气,就来源于军队。
    没了这份底气,嘴皮子再硬都没办法。
    曹操笑道:「有霍元帅这一句话,我们便就放心了。
    陛下的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倭寇在五十年内,无法恢复元气。
    倘若对于有些条例,倭寇那边不会同意,陛下的意思,是继续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