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章 与诸君借取千山万水(十一)  剑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文圣老爷你怨我,我怪谁去嘛。
    龚新舟察觉到甘州的脸色,担心她误会文圣老爷,立即附和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心善为窈,美貌为窕,故而读书一事,足可为佳人增色。当然要多读圣贤书,这就叫性如白玉烧犹冷,文似朱弦叩愈深,所以文圣老爷就在《礼论》一篇中,有那‘清庙之歌,一唱而三叹’一语,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呐,与礼圣老爷的那句‘清庙之琴瑟,朱弦而疏越’,算是遥相呼应了,如今文人雅士之间的所谓诗词唱和,哪里能比,差得老远了。”
    仰止听得直皱眉,老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是听这龚山神在那儿拽文掉书袋,酸不拉几的,真是听他一席话,白读十年书了。
    老秀才便换了一种说法,笑道:“欲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读书而已。欲想更上一层楼,眼中无有三界五行,唯有书读完了,再无半点文字障。”
    少女听得云里雾里,老山神在想着如何跟上马屁,唯有仰止却顿时神色凛然。
    老秀才打算在酒铺这边喝过三碗酒就返回文庙,所以手上最后一碗酒,便喝得慢了。
    世间聚散苦匆匆,一回相见一回老。
    历史就像一只火盆,装着一堆有余温的灰烬。
    所有的灰烬,都是已经被彻底遗忘的逝去之人,而那些火星,就是已逝之人却依然留在天地间的痕迹。
    比如剑气长城的刻字,圣贤们的传世著作,白也苏子的诗词,各座山上祖师堂的挂像,名山大川之间的崖刻、石碑,年年有后世子孙上坟的墓碑名字……百年千年之后,所有依旧被后人嘴上心中挂念之古人故事。
    仰止冷不丁冒出一句,“文圣收了个好学生。”
    “这等废话……”
    老秀才停顿片刻,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再听一万遍,都不觉得烦啊。”
    天事不可长,高朋满堂散若水。
    如今座上有客手霹雳,驱转山川不费力。
    旧情犹可追,山风激荡来如奔。
    何似青衫御剑白云中,俯瞰五岳丘垤尔。
    ————
    桐叶洲中部,镇妖楼内,梧桐树下。
    陈平安闭目凝神,盘腿而坐,如坐心斋,梦中神游千万里。
    青同真身与阴神,都已经跟随年轻隐官入梦,周游天下,唯有阳神身外身的魁梧老者,留在原地,提心吊胆。
    因为那个小陌,竟然再次呈现出巅峰姿态,将一尊虚无缥缈的法相凝为丈余高度,白衣白发,赤足持剑,就那么盯着青同阳神,偶尔斜瞥一眼那棵参天古树。
    明摆着是信不过青同。只要稍有异样,这位巅峰剑修,就要砍断梧桐树。
    魁梧老者没好气道:“已是盟友,还跟防贼一样,至于吗?”
    小陌横剑在身前,双指抹过粹然剑光,微笑问道:“如今剑术裴旻身在何处?”
    青同摇头道:“那场雨中问剑过后,裴旻就不知所踪了。”
    不知为何,小陌总觉得空无一人的镇妖楼内,有些古怪。
    只是他数次分出心神,巡视那片广袤建筑的角角落落,始终未能发现半点道痕。
    小陌问道:“先前那些你精心设置的十二幅画卷,都是邹子预先安排好的,你只是照搬行事?”
    青同默不作声。
    小陌又问道:“邹子又如何收回这十二张‘答卷’?”
    青同依旧不言不语。
    小陌眼神冷漠,“问你话,就别装聋作哑,非要我与你问剑才吭声?”
    青同再不敢当哑巴,神色无奈道:“我哪里知道邹子是怎么想的,将来又是如何做事的,他是邹子!邹子又不是那种寻常的十四境修士!”
    青同评论邹子的这个说法,几乎可谓与天同高了。
    天下十四境修士,本就屈指可数,其实何来“寻常”一说?委实是这个一人独占阴阳家半壁江山的邹子,太过古怪了。
    青同继而小声嘀咕道:“说不定我们这会儿提及邹子的名字,就是一种天地共鸣的响应了,早已落入邹子耳中,可以完全无视重重天地隔绝。”
    避讳一事,在某些山下王朝,不仅要在书中避讳皇帝君主,还要避讳家族长辈,都需要避称其姓名、字号。而在山上,只有那么一小撮山巅大修士,才会有此待遇,练气士若是冒冒然口呼其名,极有可能就会立竿见影,言语无忌的练气士,本身境界越高,就像“嗓门越大”,对方心生感应的可能性就更高。
    就在此时,一直心神沉浸在梦境中的陈平安,依旧没有睁开眼睛,只是微笑道:“我从一开始就故意方便邹子收取答卷。小陌,还记得我们刚来此地,青同道友说了什么?”
    小陌恍然大悟。
    这个青同在布下画卷幻境之前,一开始就问陈平安“可曾听说过一句邹子谶语”。
    可能从那一刻起,就已经宛如天地摊开。
    就像一场科举,青同只是考场的阅卷官,真正的出题之人,以及住持考试的正总裁官,都是邹子。
    考题便是那句邹子谶语。
    所以反观陈平安的那句破题之语,也同样早就提笔落在画卷纸面之上了。
    正是借用郑居中的那句话,“不当真就是了。”
    这就意味着,当不当真,信不信都由你邹子。
    之后在十二座天地间,陈平安的种种言行,道心起伏,到底是否出自陈平安本心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