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7 康熙崩 山陵崩帝王逝  我的外甥是雍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所有成年皇子, 几个在康熙身边伴驾时间长、他比较喜欢的孙辈都在。还有他最为信重的阿灵阿、虎威跟老庄亲王,侄子保泰,代表宗室的康亲王椿泰、简亲王雅尔江阿。臣子里头还有张廷玉、马齐几个。
    身形癯瘦, 面如金纸的康熙努力勾唇“前头雍亲王生辰, 朕连年号都帮他取好了,各位, 其实, 应当也无疑义。四阿哥雍亲王胤禛, 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见胤禛双眉紧皱,似又要推脱他还笑:“以往你百般推辞, 说天无二日, 国无二主。断没有皇阿玛尚在, 儿子就急吼吼即位的。拿这个话搪塞了朕四年多, 此番,是再不能推脱啦。”
    听他这么一说, 跪在踏前的胤禛眼睛一酸,泪水顺颊而下。
    连连摇头,求皇阿玛莫出此不祥之语。前头这么多回, 咱们都咬牙挺过来了, 这次也一定可以。
    一定的。
    胤禛还在哭着给他打气, 康熙却自知大限已至, 有些话再不交代日后就没机会了。
    于是,宣完口谕,就开始交代遗言:“老四敦厚, 且爱才惜才。对所有兄弟都能唯才是举,并不计前嫌。朕相信他日后定能善待尔等,倒是你们……”
    被他目光扫视到的诸皇子纷纷跪下,静听教诲。
    不过其余人等不争不抢,康熙放心,也不多嘱咐。
    只老大、老八、十四三个被他多说了几句:“保清你自小心气儿就高,凡事总喜欢跟胤礽争个短长,后来……你那种种糊涂,朕便不说,你心中也该有数。”
    这个时候还在被警戒的胤禔跪下:皇阿玛放心,过往种种,儿子早就心生悔意,也再无斗志。往李氏战场拼杀三年多,差点一命呜呼后。儿子了了驰骋沙场、为大清效力的夙愿之外,愈发知道生命可贵。
    直接急流勇退,做个富贵闲王。
    康熙被他这回答弄得一愣,继而微笑:“如此也好,朕就数度想学博果铎的洒脱来着,可惜天不假年,终究到最后才能卸下这个担子啊。”
    一声长叹后,他这目光又转向老八。
    这个让他喜欢过、器重过,也深深防备过,还给胤禛留了其若再有异心则斩之旨的儿子。
    却见对方眼中也一片潸然,似乎极舍不得他这个老阿玛的样子。未等他开口,胤襈就乖乖巧巧跪下:“皇阿玛无需多言,儿子知道此前种种是儿子……亏得四哥不计前嫌,才让儿子能往广州,参与到海事衙门管理上。有机会草创海事法规一百条,有如今这郡王位。”
    “儿子对四哥感激甚深,恨不得肝脑涂地。日后必然也兢兢业业,替四哥分担,再无任何他念……”
    争取取代虎威、十三,成为四哥最信重的弟弟。
    把十四都比到泥堆里去。
    卷王胤襈绝不认输,就算是当王,也要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中王,四哥的左膀右臂。
    胤襈心里如是想着,面上也认认真真地跟自家皇阿玛保证。
    虽然这人轻他,贱他。
    完全不拿他当亲儿子似的,极尽侮辱轻蔑之能事。连他病得要死了,他都能下令将他从畅春园搬回八阿哥府,全不念父子之情。可他毕竟是自己阿玛,生了他,给了他最好的教育、生活与参与夺嫡的必备条件。
    是他从小就崇拜,想要成为的存在。
    当年种种如风逝去,老阿玛弥留之际,胤襈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然而康熙的目光却并未在他身上多做停留,听到满意答复之后便微微点头,继而将目光锁定在十四身上,还向他招了招手。
    十四含着眼泪凑上前,噗通一声跪地上:“皇阿玛,您说,儿子保证一个字一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然后奉如圭臬。您怎么说,儿子就怎么办。您知道的,儿子虽愚钝,却胜在听话讲信用。只要您说,儿子便听的。”
    康熙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是,皇阿玛知道,咱们十四是个好的。诚实又热血,上孝敬父母,下友爱手足。皇阿玛呀,别的都不担心,只你跟你四哥虽为同母所生,却因你四哥自小被抱进先皇后宫中故,让你们少了些接触,却多有嫌隙。偏你这小子又是个热血上头,连朕都敢顶撞的。”
    当年差点被自家皇阿玛一剑劈掉的十四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只能尴尬而笑,言说这都是多少年的老黄历了?
    儿子两度出征,久经沙场,早已经磨练成真正的男子汉。再不会像年少时那样轻狂多任性了,遇事而且知道多思多想。
    康熙顺势夸他,并要求他再接再厉,继续保持。
    再不能仗着自己跟胤禛同母所生而越发刁蛮跋扈,不但不帮着亲哥处理朝政,还从中使绊子,成为对方绊脚石云云。
    更不许自己无法据理力争,就去搬两人共同的生母当靠山。
    想到此处,康熙还不免将德妃宣过来嘱咐几句。
    就怕她仗着太后身份为所欲为,以孝道之名辖制他家四儿子。
    德妃:!!!
    万万没想到,太后之尊就在眼前,还能出来这么一个关乎于生死的大考验。
    她可是康熙十几年就进宫入侍的老人儿,一辈子都在研究皇帝性情,从而做出他最喜欢的反应,因此而在后宫中长盛不衰。
    对于康熙的了解,她自认不下于任何人。
    所以也深深知道,这个问题若回答不好。依着康熙的狠绝,肯定能干出让她殉葬免新皇被掣肘的事儿来。
    为了小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