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2章 高端局  红楼襄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尽力而为便是!”冯渊淡定答道。
    他已做好落榜的准备,只把这次会试当做体验,用以检验自身所学不足之处。
    心态平和,当然就不会紧张。
    “若是不中,我当回金陵家乡,潜心学习……到时你若还在金陵,你我兄弟还可再见!”
    贾宝玉笑了笑,而后拱手道:“相比于重逢……我更想听到你高中的消息!”
    二人皆笑了起来,接下来又是一番相互嘱托,二人方才真正告别。
    二月初九,会试开始。
    襄王府内,孙绍祖再次得以进府,此时他心情激动无比。
    王府小校场内,朱景洪走在前面,孙绍祖小心翼翼跟着。
    “昨日入宫,得知圣意已决,将升你为安东行都司都指挥同知,辖制朝鲜驻军坐镇汉城!”
    相比于品级(即散官),实职的升迁无疑难的多,只因后者是一個萝卜一个坑。
    前年才升都指挥佥事,中间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又被升到都指挥同知,孙绍祖这升迁速度确实离谱。
    哪怕四王八公这些老牌勋贵,亦或者当下侯伯之府的子弟,也极少有人能如他这般平步青云。
    作为当事人,孙绍祖是格外的清楚,朱景洪对自己是何等提携,这份恩情那真是一辈子都还不完。
    走在前面,朱景洪突然停下,然后回头说道:“此时兵部正在题奏,旨意不日就会下来!”
    “臣……王爷提携之恩,臣万死难报!”
    孙绍祖不但跪下了,而且就在校场的沙石地上,硬哐哐的磕了三个头。
    因这厮确实是用了力,乃至额头上竟渗出血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此,朱景洪心中其实无感,只因他知道这厮是什么货色。
    若自己日后失了势,所谓的大恩未必不是大仇。
    继续往前走去,朱景洪徐徐说道:“那朝鲜的李晖,曾答应过我……说每年要进献二十万两白银,你去之后得帮我个忙,把这件事盯紧点儿!”
    二十万两白银,抛开朝鲜本地消耗,已贴近其岁入结余的极限。
    换句话说,朝鲜除去必要的开支,能剩下的也就二十来万两银子。
    “十三爷可真狠啊……”孙绍祖心中感慨。
    “王爷放心,臣定不会让李晖欺瞒于您!”孙绍祖拍着胸脯保证。
    “具体怎么做,你不必忧心……到时自会有人给你拿主意!”
    而这个拿主意的人,便是襄王府外派的宦官,只是暂时朱景洪还没确定人选。
    二人又聊了一阵,便有宦官找了过来,禀告道:“王爷,长史官王培安求见!”
    “谁?”朱景洪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府长史官王培安求见!”小宦官又讲了一遍。
    “他是何时回来?”说话之时,朱景洪看向了孙绍祖。
    “王爷,臣是跟随安西行都司作战,王长史或在甘肃或在哈密,其行踪臣实在不清楚……”
    如今王培安已是都察院佥都御史,只是还兼着襄王府长史官。
    虽然前者品级更高,但在前线“襄王府长史官”更有用,所以王培安能做成许多事。
    从跟朱景洪去西北,王培安这是头次回京,他这一去竟已快两年。
    “请他到存心殿等候!”
    “是!”小宦官应了一声,然后就快速离开了。
    见朱景洪是要见王培安,孙绍祖便说道:“王爷,臣这就告退了!”
    他不想见到王培安,准确的说没人愿见到这位。
    这两年在西北,王培安主管军粮军饷和等差事,那真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在此过程中,被他拿下的文武官员,少说也有二三十号人,此举赢得了西北军民一致好评。
    当然,王培安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但他却是乐在其中。
    “你先去吧!”朱景洪很理解孙绍祖。
    “臣告退!”
    待孙绍祖离开后,朱景洪便往存心殿去了。
    几分钟后,他进到了存心殿正门,只见王培安已在殿内等候。
    “先生回来,为何不提前说一声?”朱景洪笑着问道。
    王培安正在思索,听到这话当即抬头,然后拱手行礼:“拜见殿下!”
    “此行回来一路暗访,臣也算是成绩斐然,打算明日向通政司提交奏本,参劾沿途所见不法之事!”
    所以这位低调回来,竟是为了暗访地方官府,查探其不法之事。
    示意王培安落座,朱景洪笑着说道:“先生兢兢业业,实在是令我佩服!”
    这话绝不是开玩笑,朱景洪确实很佩服这位,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这一步。
    更确切的说,王培安这种一心为公的人,在大明称得上是独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