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大明造,鬼子知道  我,嘉靖,万寿帝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日军驻晋第一军司令部被炸成了灰,这可瞒不住。

    鬼子为了脸面,对外公布的信息是弹药库爆炸。

    可谁会将司令部建在弹药库上,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一时间,各种诡异的揣度甚嚣尘上。

    而莜冢义男这个陆军中将的死,虽然打乱了鬼子入侵中原的计划,却也彻底惹怒了鬼子。

    大扫荡的剧情,提前触发。

    129师师部,也是八路军的总部。

    随着驻晋鬼子部队的频繁调动,连总部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通讯室功率最大的那台电台已经打开,随处可见忙碌的八路军干部。

    “刚刚内线传来消息。”

    “驻潞安的36师团、驻汾阳的16旅团、驻阳泉的第4旅团……”

    “还有太原的第9旅团也出动了。”

    “日军的具体目标,暂时还不清楚。”

    副总参谋长拿着一份通讯室交来的电报,急促说道。

    “他妈的,鬼子疯了吗?”师长语气不可思议。

    “绝对和莜冢义男的死有关,也不知道是哪位大侠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老总语气平和,目光平淡地望着犬牙交错的地图:“不管莜冢义男是怎么死的。鬼子无处撒气,趁机扫荡我根据地,那便叫它有来无回。”

    这时,一名通讯员走过来,啪地一声敬了个军礼:“报告首长,386旅来电!”

    师长推了推眼镜,接过电话,只听对面响起旅长急促的声音:“师长,捅了马蜂窝了。”

    “急什么?说,李云龙又干什么了?”

    听到李云龙三个字,总部几位首长都扭头看了过来。

    旅长望着面前用石灰腌制的脑袋,再看着坐在一边拿起他的茶杯喝茶的李云龙:“李云龙送给我一个脑袋,莜冢义男的脑袋。”

    “啥?莜冢义男的死是李云龙干的?不对,他怎么拿到了脑袋?谁干的?中华武士会的宫先生?”

    “是!是宫先生一行干的。”

    “……”

    挂断电话,老李咧嘴道:“旅长,今日这个大礼,您看怎么样?有面子吧!”

    “你小子,吃了狗屎运。马上有战打了,你回去好好准备准备,飞雷炮就不要藏着掖着了。还有,给老子好好保护好宫先生、丁先生,以及宫二小姐……”

    “哈!旅长你都知道啊!”

    “你小子肚子里有几根花花肠子,老子会不知道。”

    …………

    鬼子的军队动了起来,在晋西北大地上推动。

    日军山崎大队长像那个年代大多数日本男人一样,个子矮矮的、罗圈腿、身材壮实、脖子和脑袋差不多粗细,猛一看像一颗大号的猎枪子弹。

    他的脸上带着日本军官惯有的神态:冷酷和坚毅。

    他是个随时准备为天皇献身的武士,从来没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当回事的人,自然就更不会拿别人的生命当回事。

    所以,这次大扫荡,山崎大队没有找到八路军的主力,可漳水、沁河两岸的老百姓可倒了霉,山崎大队一路烧杀,如入无人之境。

    这天下午,山崎带着队伍走了四十多里山路,人困马乏,正躺在林子边上休息。山崎大队长背靠一棵大树,盘着腿,正在擦他心爱的祖传之物——一把明治天皇御赐的菊花军刀。

    这把刀的柄上镶着黄金做的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图案,在初夏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山崎此时也不会想到,他的生命和这把刀一样,快不属于他自己了。

    几个打水的士兵匆匆跑来报告,说那边密林深处有条很细狭的山缝,草地上还发现有队伍走过的痕迹。

    山崎大喜,立即命令队伍集合,疾步向那个士兵指出的方向扑去。

    穿过一片浓密的原始森林,古林尽头,出现两座高耸的大山,两山之间只有一条一人可行的狭窄通道。

    山崎站在山缝里仰望天空,只见细细的一线蓝天。

    “不管它,进去再说。想吃掉我山崎大队,只怕八路还没这副好牙口。”

    大队人马排成一字形,整整走了半个小时,才走出一线天。

    眼前豁然开朗,竟是别有洞天。

    山泉淙淙,野花铺地。

    山崎懂一些中国文化,他记得有位叫陶渊明的古代诗人曾写过一篇叫《桃花源记》的散文,莫非这又是一处桃花源?

    军用地图上没有标明这个地方。

    山崎当即命令通讯员发报给旅团长:大队一路未遇抵抗,占领天险一线天,继续搜索前进。

    山崎大队长做梦也没想到,他无意中闯进了八路军太行根据地的腹地。

    这一线天是八路军水腰子兵工厂的门户,易守难攻。平时这里有一个连兵力驻守,谁知这个连的连长见敌人冲进一线天,一枪没放,就带着部队逃跑了。

    根据地门户洞开,日军一个大队竟长驱直入。

    消息传来,八路军总部里掀起巨大风波。

    在鬼子大军动起来的情况下,竟然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要是不能在短时间里将口子堵上,大难便会当头。

    八路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