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8 两条路 端看胤禛如何选择  我的外甥是雍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优点是有情有义又安全。
    缺点么,就是错过这机会之后,还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真正名正言顺。毕竟咱们这位皇上高寿,如今都已经在位五十七年了,此番若再安然无恙,难保不会超过一甲子。
    而日长事多,夜长梦多。
    四阿哥如今瞧着形势大好,所有皇子中无敌手。可康熙二十九年之前,谁又何曾听皇上说过废太子一句不是呢?
    只有无尽期望,反复夸奖。言有此太子乃他之幸,大清之幸,天下百姓之幸。
    结果呢?
    从康熙五十一年至今,废太子已经在咸安宫中虚度了六载光阴。据说从矾书案后,那位爷所有希望尽皆破灭。整日里醉生梦死,状若疯癫。前后反差之大,可让人唏嘘了。
    诸多利弊与隐忧都跟妻外甥说明白之后,阿灵阿还明确表示,身为皇上亲自任命的九门提督。他当自己今天没来过,没听到过这些,已经是极致。
    再不可能在没有接到皇上圣旨的前提之下,就做出逾越臣子本分之事。
    更不可能深沐皇恩,却忘了自己是谁的奴才。干出那等自家主子还在,就巴巴向旁人效忠的事儿。他不会,他儿子们也不会。
    他们若敢,阿大人就敢让他们先丁忧三年。
    见他如此,胤禛差点跪了:“别别别,您可千万别。不管外甥如何选择,都不会让您在中间左右为难。会连累表弟们,给他们带来危险,让姨母担心。您可千万保重自身,莫意气用事。胤禛福薄,自小就如养母生母博弈的棋子。只有姨母处处真心照顾,视我为亲子。我也打心眼里,孝敬她老人家。且盼着日后再无所顾忌之时,好生孝敬于她呢。”
    “五十五年那次,外甥以为足够让您看清楚自己对姨母有多重要了。你若有个什么闪失,姨母可能都未必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就算为了她,您也得保重自身……”
    如此紧关节要的时候,胤禛都愿意停下脚步变身话唠,为淑宁好生嘱咐阿大人。
    他对自家姨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见状,阿灵阿才长出了口气。
    万般感动之间,不免又多提点了他几句,助他更好更无后顾之忧地当好这个天字底下头一号的孝子。
    首先以代为监国的权利,命自己这个九门提督严加防范,好生管理京城,提防一切发生的危险混乱。
    接着使人命除二阿哥外所有皇子入宫,将圣旨与他们过目。
    暂时控制住一些怀疑他矫诏的,等圣驾回京后听凭皇上处置。其余人等,都带着一道去迎圣驾。
    胤禛:!!!
    以后谁再说他姨父是个大老粗,无他,唯独命好。赶着法喀犯错,白捡了个一等公爵。又恰逢诸妃斗法,被赐了个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如宝藏般的好媳妇。养了几个前途无量的好儿子之类的话,他能直接把对方的脸打肿。
    他姨父只是擅于藏拙,实际上内秀着呢。
    短短几句,简直如拨云见日,帮他解决了几乎一切后患。而且所有兄弟们都齐齐赶往间,但凡皇阿玛精力允许见上那么一见。说上一句不是让你小子奉旨登基吗,怎么不在京城好好操持着,还急吼吼的赶来了之语,他这个继位之君的位置就名正言顺、板上钉钉。
    越想越欢喜的胤禛一揖到地:“外甥多谢姨父金玉良言,必定遵从办理,敢有丝毫违拗。”
    阿灵阿摆手:“雍亲王客气。既然那圣旨是出自于皇上本意,那么不管是于情于理,奴才都该襄助您,免生任何不该发生的乱子。胡言几句,能帮衬一二即可。”
    能帮,实在是太能帮了。
    简直大恩。
    对此,阿灵阿只笑,表示胤禛如果真要感谢的话。日后就请允许他告老,让他人生最后几年能与福晋一道过些悠闲自在的日子。
    胤禛万分诧异,抬眼却只见他眼底满是真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了。
    这位重病的时候,就说自己此生也算风光无限,只遗憾未能与爱妻相守到老。这么些年俗务缠身,未能与她过上几年柴米油盐的温馨小日子云云。
    因此还被皇阿玛嘲笑的英雄气短,说阿灵阿万般皆好,独过于儿女情长。
    还让胤禛引以为戒,千万别有样学样。
    忆及往昔,再想想姨父重病的那段时间,姨母的伤心憔悴。胤禛不由点头:“若这就是您心中所愿,外甥自当成全。”
    终于得了句准话的阿大人眉眼含笑,连连道谢。
    等诸位皇子陆续而来,他又给胤禛表演了一个变脸绝技。瞬间藏好所有的欢喜雀跃,立即愁眉苦脸起来如丧考妣。
    让匆匆赶来的几位皇子大为狐疑,心里直打鼓。
    结果,一脸冷肃的四弟/四哥请出圣旨来,炸得所有人心惊肉跳,不知今夕何夕。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大阿哥胤禔第一个高喊摆手,要验证圣旨的真实性。
    毕竟,当年一废太子的时候,他曾朦胧中做过一场冗长梦境,被他视为上天示警。而那梦里头,他家前无古人,后也不一定能有来者的皇阿玛整整六十一年。
    到最后他都没有看到,到底是哪个弟弟熬到最后,成了继位之君。
    如今才康熙五十七年,前些日子还高高兴兴去巡幸塞外的皇阿玛又怎么可能骤然之间降下圣旨,让老四登基呢?
    老四这几年表现的再怎么好,再怎么一骑绝尘,将所有哥哥弟弟都远远甩在后边。成为大清江山最合适,皇阿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