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公元前25年
秦咸阳宗正司
“你放心好了。朕只考虑成功,失败与朕无关!”
芈蒟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顿了顿继续说道:
“士仓甚爱嬴傒。若是失败了,为了不祸及嬴傒,他会将所有责任扛在自己身上。甚至包括黄咎的事情,他都会揽过去。反正失败不过一死,他一定会卖这个顺水人情给我们,这样我们以后也会照应嬴傒,刚才他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阳泉君熊萩长嘘一口气,终于放下来所有的担忧。
“你还要帮朕去办件事。”
“女兄尽管吩咐!”
“你去通知熊啓、熊离两兄弟。到时只见廷尉府火起,就马上戒严全城。”
“谨遵太后懿旨!”
熊萩心病已去,早没了之前的慌乱,也有心思开玩笑了。
“别闹!把我的令牌带两面去给他们。据‘骨刺’来报,蒙武、王贲都伤重在家疗养。郎中卫和卫尉军都和这次案件有直接关联,所以到时候,蒙骜将军和王翦将军会代替他们二人出席会审。这样的话,两支京城的保卫力量都是副将领队。只要熊啓他们拿着我的令牌,就说有人举报蒙、王两家谋反,令两军将士回官署待命。这样一定能够镇住他们,如果士仓控制住廷尉府就会举火示意。如果士仓失败,我们不能再折损人马,记住!告诉他们,未见火光,不得轻举妄动!”
日昳。宗正司官署,后堂。
大白天的,后堂却帷幕闭合,堂中燃着油灯。
堂外,宗正司护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把个后堂围得水泄不通。
后堂之中,围坐着二十来人,上首坐着的是宗正嬴傒。
他的右手边是从小就教习嬴傒功课的士仓,今天就是他紧急召集宗室核心成员前来议事。
士仓早年求学于齐国稷下学宫,其时稷下学宫百家荟萃,正是鼎盛时期。
士仓聪颖而好学,博览各家风采之后独爱儒学。
至其学业有所成,见各国人才济济,求官之道竞争者众,正值秦国招贤,果断入秦。
当时秦国人才缺乏,虽国力富足但仰慕中原文华而不得。
士仓就在秦国为王室以及重臣子弟讲学,今日前来议事的至少有半数都听过他的课。
所以,士仓虽然没有重要的官职在身,在秦国一直备受尊重礼待。
后来,嬴傒敏而好学,尊师重道。深得士仓喜爱。
因其又是安国君长子,有望继承秦王之位,士仓再次果断押注,倾力相授并辅佐。
嬴傒也深得宗室族人之心,儒雅而博学,谦逊而亲孝,族人言其有古君子之风。
至于华阳后选择过继赢异为嗣子,则让一众族人大感意外,曾经一度闹到老秦王嬴稷那里去,最后被老秦王驳回方才作罢。至于内中是否有何隐情,则鲜有人知。
“诸君,老夫请问公子傒平日为人如何?”
“公子傒,君子也!”、“与公子傒相处,如入兰室也!”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众人七嘴八舌,均是赞誉之词。
“诸君,老夫请问公子傒学识可行?”
“学富五车,公子傒乃博学之士也!”、“名师高徒者,公与傒也!”
这不是废话吗?嬴傒的学问也是大家公认的。
“诸君,老夫请问公子傒品德何如?”
“如沐春风!轨物范世也!”、“整躬率物,可为宗室典范!”
嬴傒在宗室之中声誉极高,一个人几十年谦卑有礼,哪怕是作假,也是真的了。
士仓环顾众人,一切正如他所预料,不枉他们师徒二人多年苦心经营。
于是,他问出了一记诛心之词:
“诸君,老夫敢问公子傒之于秦王子楚,孰贤?”
战国时期,人们还是比较耿直敢言的。尤其是秦国民风淳朴,不以言获罪。当下众人扪心自问,大多人依然还是认为嬴傒要更为贤德有才,少数没有表态的只是心有顾忌,其实也是认可嬴傒的为人和才干的。
士仓心中已经有数,他向几个与嬴傒更为交好,事先已经通过气的几个族中骨干使了个眼色。再次追问道:
“老夫敢问诸君,若公子傒为秦王,与国可有益哉?”
此言一出,众人一片愕然。
秦国建国至今已经五百多年了,宗室人数累积至今也是个非常庞大的数量。好在秦国自从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度之后,宗室没有功勋者也没有了特权,除了享受宗室的一些福利之外,并没有给秦国造成什么大的负担。而宗室弟子,往往以嬴秦氏血统为傲,在军中、朝政中皆出力良多,并没有后世王族宗室的腐败糜烂和飞扬跋扈。
值得一提的是,自秦、楚姻亲联盟至今也有三百多年了。许多楚国王室女子嫁到秦国,生养了许多后代,甚至有楚女嫁到秦国,生出秦公主又嫁到楚国之后,生出楚公主再嫁回秦国的事情也是常见之事。在王室宗亲之中不乏心向楚系外戚者,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像华阳后、阳泉君那样,得到与老秦王直系后裔有婚嫁、政治合作的机会而进入核心圈而已。但是平日里,相互之间的联络还是非常密切的。
今日议事,早有人暗中得到华阳后提点,要助士仓一臂之力。
于是,有人挑头之后,赞成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群情高昂,如火上添油,愈演愈旺。
“放肆!汝等可是要造反?!”
一个不和谐的爆喝声吓了大家一跳,众人纷纷侧目,一看却是建成君赵亥。
赵亥并非王族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